“五個月前我第一次登臺參加街道的演講比賽,還是一名緊張到發抖的‘吊車尾’,沒想到現在居然能在市裏‘百姓名嘴’風采展示活動中展示,真是想都不敢想。”南通開發區竹行街道青年基層理論宣講員徐浩峰興奮地向同事分享著喜悅。
可以説,徐浩峰的成功並不是一次偶然,而是竹行街道青年幹部培養的生動縮影。近年來,竹行街道通過“賦能”“聚能”“增能”青年幹部培養全鏈條模式,完善年輕幹部遞進培養路徑,持續打造“能亮竹行”品牌。
導師“賦能”,師徒結對領進門
落實“傳幫帶”機制,為青年幹部發展樹立指引明燈。竹行街道建立“導師團”,由街道黨工委領導、部門中層擔任“雙導師”,根據青年幹部特點,強化跟蹤了解,制定精準培養措施,為青年幹部量身制定“一人一策”成長計劃。
青年幹部“圓桌派”座談會
同時,竹行街道開展“聽‘新’聲 齊發展”青年幹部“圓桌派”座談會,青年幹部代表結合自身實際談感悟、聊困惑,導師代表面對面傳授工作經驗、答疑解惑,街道黨工委精準洞悉青年幹部在日常工作中的困難與疑惑,進一步激發廣大青年幹部的工作熱情,凝聚青年力量。
平臺“聚能”,聯學聯動共成長
積極探索青年幹部“聚能”平臺,群策群力,凝聚智慧合力。竹行街道選拔優秀宣講員納入“印小竹”青年理論宣講聯盟,開展“我眼中的二十大”微黨課宣講比賽、“‘理’讚新時代 ‘竹’夢新征程”“百姓名嘴”風采展示活動,為青年幹部提供展示的舞臺。
校地聯學共建簽約儀式
竹行街道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與南京大學博士生講師團共建理論沙龍、開展集中研討會等,增進青年幹部對黨的創新理論、時事政策、省市區情的了解,致力於共同培養出一支優秀的理論宣講隊伍、推出一系列優質理論宣講作品,為青年幹部拓寬成長平臺。此外,街道公眾號設置“理論宣講預約通道”,針對不同服務對象開設“定制化宣講”,青年宣講員通過“淺、現、白”的鄉音鄉語,既宣政策理論,又講實用知識、答群眾疑惑,讓群眾願意聽、聽得懂、記得住。
實踐“增能”,獨當一面展風采
竹行街道把急難險重任務作為青年幹部成長主戰場,引導和帶領青年幹部共同參與,讓青年幹部在言傳身教中達到個人能力素質提升,組建科瑞恩青年突擊隊、星源無畏極限衝鋒隊服務重大項目建設,完成科瑞恩自動化生産設備一期等項目建設;組建“印小竹”青年突擊隊,動員全街青年幹部參與險情排查、積水清理和後勤保障等任務,築起一道道“青春堤壩”。
志願服務活動
竹行街道開展“雷鋒精神伴我同行”志願服務活動,青年志願者現場開展理論宣講、文化文藝、科技科普等志願服務活動,在實踐中續寫“青春力量”;在實現自我能力提升的同時,切實幫助、真心陪伴,竹行街道青年幹部結合自身崗位特徵,分工協作,摸排轄區困境青少年,聯繫轄區愛心企業,為困境青少年改造“夢想小屋”,送上“暖心大禮包”,托舉“青春”夢想。(文/圖 朱葉 王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