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緊圍繞‘黨建引領+紅色傳承+鄉村振興’目標,將兩間房屋改建成邱保寬烈士生平事跡展覽室,建好紅色教育基地,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努力將我們村打造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色幸福村’。”12月10日上午,在泰州興化市大垛鎮保寬村黨群服務中心門口,該村黨總支書記王凱正帶領村“兩委”一班人研究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行動方案。
研究現場
大垛鎮保寬村是以革命烈士邱保寬而命名的,近年來該村“兩委”會始終以邱保寬烈士敢闖敢幹敢於犧牲的精神為榜樣,堅持黨建引領,結合“主題黨日”活動,通過一次次的紅色傳統專題黨課教育,不斷提高黨員、村組幹部的思想覺悟,讓整個班子的水準和能力實現全面提升,更好地把組織活力轉化為振興動力。
2024年以來,該村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行動為契機,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黨員、村組幹部、鄉村振興人才和入黨積極分子,起早挂晚,對該村鎮南路、勝利橋西路、醬廠路、保寬新區路、濱河路5條路段開展衛生環境整治,努力扮靚村容村貌;該村先後通過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召集黨員、網格員、鄉賢、村民代表等採取“敲門行動”,入戶宣傳,向群眾厚植文明綠色、生態宜居的理念,引導群眾積極清理好自家門前的衛生,使廣大群眾,從“站著看”“跟著幹”轉變成“我要幹”,先後實施了景觀打造、細節靚化、節點改造、坑塘整治等工程,突出一處一景和“紅色保寬”等特色樣板。
村內景觀
“要想進一步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就必鬚髮展村級集體經濟。”據王凱介紹,該村利用地處鎮郊的優勢,通過聯誼會等形式,組織鄉賢、在外能人回鄉投資發展工業經濟。目前該村已有氧化鋅、油料工廠等各類企業近20家,吸納幾百名村民進廠打工掙錢;4名農戶在村裏承包土地,發展林果經濟和規模養殖等;村集體利用水面資源對外發包經營權,僅此一項每年為村集體增收60萬元以上。據統計,目前保寬村每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在150萬元左右。
學習現場
據了解,保寬村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行動正在火熱進行中。該村正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保持鄉村特色,扮靚美麗鄉村,因地制宜建好邱保寬烈士生平事跡展覽室,打造好文化墻,凸顯農耕文化、豐收圖景、村規民約、紅色追憶等。“既讓村容村貌大幅提升,又保持‘紅色保寬’特色風貌,促進村莊與自然環境、紅色文化相得益彰。”
“現在,我們通過黨員、幹部帶頭,經濟能人帶動,群眾自發行動等舉措,同時採取網格化治理與網格化包保相結合,確保突出問題整治能按時完成,讓群眾真正成為鄉村全面振興的參與者、改善者、受益者。”王凱表示,“兩委”會一班人將團結一心,傳承好紅色基因,全力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努力把保寬村打造成“紅色幸福村”。(文/圖 花滿中 陳森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