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進網格,民之所安,法之所繫。近年來,無錫梁溪法院積極推進“三官一律”進網格工作,與打造“梁法善治”矛盾糾紛源頭治理工作機制相結合,156名幹警下沉轄區所有社區擔任“駐站法官”,170個服務站點覆蓋梁溪全域,為區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提供有力司法服務和保障。
主動“進” 推動矛盾糾紛源頭化解
“殷法官,您又來啦!”近日,梁溪法院廣益法庭副庭長殷天華輕車熟路地走進金和社區大門,社區工作人員熱情地迎了上來。從陌生到熟識,殷天華用40次的主動下訪,指導社區化解了大大小小50多個矛盾糾紛,社區幹部對他越來越信賴。
這是梁溪法院駐站法官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梁溪法院積極落實“三官一律”進網格的要求,156名駐站法官每月走訪社區,主動問需,分類施策,推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就地化解。
妙光苑社區有兩戶居民為了一扇外開的防盜門鬧得不可開交,對接該社區的駐站法官謝張真主動上門了解情況。原來,李某家的防盜門在完全開啟狀態下會與隔壁住戶王某家的防盜門碰撞,不僅影響王某出行,還存在開門夾手、撞頭等安全隱患。考慮到雙方是鄰居關係,最好最有效的解決辦法就是調解。謝張真一方面對李某釋法説理,讓其換位思考,如果防盜門改為右開,就能從根本上化解矛盾;另一方面,積極與物業公司溝通防盜門改裝事宜,力求將費用降至最低。最終,李某同意整改,雙方矛盾徹底化解。
多方“融” 織密多元共治解紛網絡
在南尖社區“周燕調解工作室”內,省人大代表周燕和梁溪法院法官丁煒聯合調解一起因噪音引起的相鄰權糾紛。事情的起因是李女士家樓上搬來了新的租戶,租賃該房屋的是某餐飲店的員工,因餐飲店每日都要經營至晚上十點,員工回家後還要洗漱,産生很大的動靜。李女士居住的老舊小區隔音效果差,不堪其擾的還有其他業主,他們紛紛向社區投訴。
調解中,周燕用平實的語言勸導雙方互諒互讓,並提供解決方案;丁煒則耐心解答雙方提出的法律問題,詳盡釋法説理。最後,餐飲店老闆根據對方訴求,答應對屋內的傢具採取消音措施,同時勸導員工注意自己的行為,減少聲音的産生,案件順利調解。
近年來,梁溪法院積極拓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朋友圈”,做實省人大代表周燕調解工作室,讓基層治理合力更強、效能更優;成立省人大代表張君君調解工作室,源頭指導化解商超行業多發的消費者維權糾紛、安全保障糾紛,促進涉民生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積極“帶” 提升基層調解工作質效
社區工作人員站在糾紛化解最前沿,能充分發揮利用人熟、地熟、事熟優勢,深入一線參與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為此,梁溪法院通過多種方式,切實提高轄區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等基層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
“此次培訓不僅豐富了法律知識,還拓寬了調解思路,學習了更多的調解技能,真實用!”12月4日,在國家憲法日當天,梁溪法院開展基層社會矛盾糾紛預防化解能力提升專題培訓。培訓線上線下同步進行,40名網格員、人民調解員、人民陪審員在梁溪法院少年家事糾紛調處中心現場參加培訓,梁溪區9個街道、217名社區工作人員通過線上會議方式參與培訓,實現了轄區培訓工作的全覆蓋。
此外,梁溪法院還通過“點對點”“面對面”等方式,培養了一批矛盾化解“法治帶頭人”“法律明白人”,保證糾紛“進得來、接得住、調得掉、解得好”。(文 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