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等風來——陳剛 李欣麟新媒體藝術雙個展”在蘇州美術館精彩呈現。此次展覽由蘇州大學藝術學院主辦,蘇州美術館承辦,寒山美術館、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實驗中心等單位支持,展覽展出了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兩位青年教師——陳剛與李欣麟的共20件新媒體藝術作品。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1月19日。
展覽海報
本次展覽的主題“等風來”源自經典科幻片《銀翼殺手》,寓意著藝術家們以開放的心態,等待著科技與人文交融的新時代之風。兩位藝術家在作品中融入了對意識與真實邊界、人類生存意義的思索,通過對“風”的多重解讀,揭示了技術進步背後的感性覺醒與未來憧憬,從而觸動觀展觀眾對於科技與人性關係的深層次探討。
陳剛新媒體作品《影戲·蘇州》
陳剛,蘇州大學藝術學院講師、中央美術學院博士,研究方向為藝術與科技的跨界融合,創作領域涉及跨媒體裝置藝術及公共藝術。本次展覽,他帶來了《影子與燈》《空間與風》《影戲蘇州》等藝術裝置、互動裝置參展。尤其是由兩條金魚搭建的《二重奏》生物聲音裝置引來觀眾濃厚的興趣。
李欣麟新媒體作品《動態漢字》
另一位參展藝術家李欣麟是蘇州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韓國首爾大學設計學博士。他長期從事新媒體交互、動態媒體、數字藝術創作、數字視覺化等。本次展覽他帶來了《一木》《人心》《合二為一》《蜂擁而至》等以動態漢字為主體的新媒體裝置。
現場,陳剛、李欣麟合作的《蘇州的風》作品以動態和絢麗多彩的光色變化表現數字化城市的獨特魅力,增強觀眾對所居住城市空間感知和認同感,並觸發其對城市環境的多向思考。
《蘇州的風》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石玩玩對展覽的主題和作品進行了深刻的解讀。他認為,“等風來”不僅寓意著藝術家們正在等待科技與人文交融的新時代之風,更體現了藝術家們對未來的期待和憧憬。他表示,本次展覽的作品都充滿了創新和探索精神,展現了新媒體藝術的廣闊前景。
市民觀展中
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王中對本次展覽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此次展覽體現了兩位藝術家對於未來趨勢的敏銳洞見。王中説:“藝術家扮演的角色不應僅限于記錄者或見證者,更應是社會的觀察者,他們需要通過作品來警示大家,尤其在數字與藝術融合日益加深的當下,年輕藝術家的觸覺與才華為這一領域注入了新鮮血液,展現了藝術與科技深度融合的無限可能性。”(文/圖 張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