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5G提升10到20倍、推動量子計算機發展……2024年度南京市十大科技成果發佈
來源:交匯點新聞  |  2025-01-03 10:57:42

  1月2日,南京全市科技大會暨産業科技創新工作推進會在南京舉行。近年來,南京在生物醫藥、信息技術、智慧電網等領域取得豐碩的創新成果,“南京市十大科技成果”在會上揭曉。

比5G提升10到20倍、推動量子計算機發展……2024年度南京市十大科技成果發佈

  附:

  “南京市十大科技成果”

  (注:排名不分先後)

  1.晶片集成的超導微波頻率梳

  完成單位:南京大學成果

  簡介:南京大學院士團隊成功研製出全球首個完全片上集成且由直流電驅動的超導微波頻率梳信號源,大幅度降低超導量子計算機的成本、體積、能耗以及糾錯難度,推動未來大規模集成通用量子計算機發展應用。

  2.分子壓電體的鐵電化學設計

  完成單位:東南大學

  成果簡介:東南大學院士團隊原創性提出“鐵電化學”理論體系,使分子壓電材料相關領域進入化學設計、可控合成和精準調控新階段,實現鐵電物理到鐵電化學的“0到1”創新。

  3.6G無蜂窩廣域低空覆蓋技術

  完成單位:紫金山實驗室

  成果簡介:紫金山實驗室院士團隊首創以用戶為中心的無蜂窩廣域低空覆蓋新技術,構建全球首個6G廣域低空覆蓋的無蜂窩無線接入網系統,覆蓋距離、接入容量和頻譜利用率比5G提升10到20倍。

  4.旋印電解加工技術

  完成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成果簡介: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院士團隊研製出國際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大型旋印電解機床,大幅提升航空發動機機匣等大型薄壁構件的製造水準,有力支撐我國新型航空航天裝備的研製和生産

  5.空天動力輕質耐熱高溫結構材料技術

  完成單位:南京理工大學

  成果簡介:南京理工大學院士團隊面向我國航空航天武器裝備輕量化重大戰略急需,成功研製空天動力輕質耐熱合金新材料,攻克室溫脆性大和高溫長時承溫能力低兩大國際難題。

  6.水稻氮高效關鍵基因調控網絡及其分子遺傳機制

  完成單位:南京農業大學、鍾山實驗室

  成果簡介:南京農業大學、鍾山實驗室院士團隊鑒定氮高效關鍵轉錄因子GATA8並探索了等位基因多樣性,闡明農業生産中過量氮肥施用導致水稻無效分蘗形成的遺傳和分子機制,對水稻氮高效遺傳育種研究産生深遠影響。

  7.南極冰穹A太赫茲天文探測技術

  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

  成果簡介: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院士團隊突破高靈敏度超導接收、高精度太赫茲天線等關鍵核心技術,完成太赫茲探測方法和高靈敏度超導探測設備研製等重大突破,實現國際首次南極內陸太赫茲天文觀測。

  8.分數量子霍爾液體中引力子激發的實驗發現

  完成單位: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

  成果簡介:南京大學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團隊自主設計、組裝了具有世界領先水準的極低溫強磁場共振非彈性偏振光散射測量平臺,首次觀察到分數量子霍爾液體中的引力子激發,開闢凝聚態探索量子引力新視野。

  9.四維遙感InSAR(干涉合成孔徑雷達)

  完成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成果簡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院士團隊開創國內雷達衛星發射當日即時完成首圖産品生産先河,成功應用於高景二號03/04衛星,開創天基雷達産品軍、民、商協調發展的新格局,助力我國商業航天高品質發展。

  10.國産超大型LUMMUS(魯瑪斯)丙烷脫氫核心裝備研製及工程應用

  完成單位:中建五洲工程裝備有限公司

  成果簡介:中建五洲工程裝備有限公司突破大型反應器“超大”製造與“精度”控制技術瓶頸,填補國內大型丙烷脫氫制丙烯重大裝備製造空白。

  (新華日報·交匯點 記者 張宣)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