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飛船”:企業長壽基因裏藏著建行元素
來源:紫牛新聞  |  2025-01-15 16:01:13

  上料、壓裝、焊接、冷卻、打標、氣密檢測、下料……走進江蘇飛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飛船”)生産車間,一個個形似“小傘”的零部件全程由自動化設備操作完成,用手觸摸還尚有餘溫。這些“小傘”般的零部件,正是乘用車不可或缺的齒輪。

  “2024年1-10月份,産量同比增加200多萬件,增幅25%,為公司增加了3000多萬産值。”江蘇飛船黨委副書記、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龔主任説,“多虧建行牽頭的銀團給了我們一億元的授信額度,新廠區的設備改造才能順利完成,産能也一下子提高了不少。而且第二批6000萬元額度已順利獲批,老廠區的設備改造也有了資金支持。”這意味著,在改造完成後,老廠區的産能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預計形成新能源汽車高性能關鍵零部件産品2400萬件的生産能力,公司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江蘇飛船”:企業長壽基因裏藏著建行元素

  一筆流貸啟新程

  江蘇飛船坐落于江蘇省泰州市海陵區華港鎮,作為區內製造業企業的排頭兵,自身不斷發展的同時極大緩解了周邊民眾就業問題,一批批老華港人、新華港人促成了“以廠為家、廠興我興”的家園文化。60歲的龔主任大半輩子都是在這裡度過的,對企業的歷史變遷瞭如指掌。

  據他介紹,江蘇飛船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成立的“裏華鐵木竹農具生産合作社”,創始人是十幾個木匠、工匠,主要生産農具。水鄉河道多,運輸船也多,到上世紀70年代,企業轉為生産運輸船上的傳統齒輪,但因鑄造工藝不足,齒輪強度不高,後來停産整頓。關鍵時刻,一群不服輸的工匠赴上海學藝,引入熱精鍛技術,重新啟動船用齒輪生産。90年代,江蘇飛船不僅成功研發了微型汽車齒輪、載重汽車齒輪,更邁向乘用車領域,開啟了新的征程。

  四十載風雨兼程,企業多次歷經更名,終於在1998年迎來了股份制改造,自此以“江蘇飛船股份有限公司”的全新姿態傲然挺立於市場潮頭。同年,江蘇飛船在建行泰州華港分理處開設了首個對公賬戶,用於對公結算。為助力實體經濟發展,振興地方民族工業,當年11月,建行為其成功發放一筆流動資金貸款,幫助企業完成原材料採購。

  在隨後的26年間,儘管建行的網點佈局經歷了重組與整合,但建行與江蘇飛船之間的聯繫從未間斷。一代代建行人密切關注著江蘇飛船的每一步成長與發展,一路並肩同行。

“江蘇飛船”:企業長壽基因裏藏著建行元素

  一程陪伴促轉型

  江蘇飛船緊跟時代潮流,積極求新求變,尤其在汽車行業從傳統燃油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浪潮中,敏銳捕捉到了新能源帶來的全新機遇。2018年前後,江蘇飛船迅速駛入“新能源快車道”,憑藉其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快速適應新能源汽車啟動快、動力強、噪音低的特性,對齒輪的精度、強度和降噪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不斷精進工藝,提升技術,精準滿足市場日益增長的嚴苛需求。

  建行泰州海陵支行緊跟企業需求,憑藉對傳統製造業的理解,洞察到江蘇飛船在轉型過程中的多樣化金融需求。客戶經理楊亮介紹道,“針對江蘇飛船技術升級與設備改造的資金需求,我們提供了長期穩定的低利率信貸支持,有效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減輕了還款壓力;我們還創新了多種供應鏈金融産品,優化資金配置,提高供應鏈運營效率;併為江蘇飛船配備了專業的財務顧問團隊,助力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準,實現可持續發展。”

  在建行泰州海陵支行的全力支持下,江蘇飛船已形成從模具製造到各類鍛造、加工再到齒輪檢測等專業化、規模化體系,擁有年産直齒錐齒輪3000萬件、螺傘齒輪120萬套、圓柱齒輪60萬套的生産能力,成為國內汽車零部件産業的重點骨幹企業。其産品不僅覆蓋了國內眾多知名汽車製造商,還遠銷美國、意大利、巴西、德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

  楊亮介紹道,在“出海”過程中,建行憑藉完善的國際業務體系,為江蘇飛船提供跨境金融服務,包括跨境匯款、外匯買賣、國際結算及信用證、保函等,助力企業海外交易與信譽建設。同時,針對江蘇飛船的特定需求,定制融資解決方案、匯率風險管理工具和供應鏈融資服務,降低資金與匯率風險。此外,建行還提供諮詢與顧問服務及國際結算網絡,助力企業精準決策,高效運營。這些全方位、多層次的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不僅為江蘇飛船這樣的“出海”企業搭建了穩健的金融橋梁,還增強其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與適應能力。

  回望來時路,被評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首批創新型企業”“全國機械工業管理示範企業”的江蘇飛船,已經擁有世界先進水準的技術、生産設備和檢測設備,擁有近百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一個項目共未來

  為深入實施製造強國、數字中國發展戰略,2022年下半年,江蘇飛船開始實施新能源汽車高性能關鍵零部件研發及智慧數字化生産項目,項目總投6億元,分三期實施,旨在加速江蘇省製造業向智慧化、數字化轉型的步伐。各家金融機構紛紛上門尋求合作機會。

  “平日我們與江蘇飛船的聯繫更為密切,而且對企業的情況更為熟悉,我們響應的速度更快、拿出的誠意更足。”據楊亮回憶,當時從分行到支行迅速組成項目專班,並向其他銀行發出組建銀團的申請。經過比選各行信貸方案後,最終選擇與中行組建外部銀團。不到3周時間,銀團以快速的申報流程、優惠的利率和豐富的配套服務,保障了項目的資源合理及貸款資金的支持。

  資金到賬後,公司立即進行廠房升級和生産設備改造,改造後,産能提升、生産過程更為穩定、工人的勞動強度降低,生産環境也得到改善。數據顯示,2024年江蘇飛船共計生産汽車傳動齒輪1920萬件,配套了480萬輛汽車,在全國市場上佔比大約為13%。

  現在,新能源汽車高性能關鍵零部件研發及智慧數字化生産項目第二期已經啟動,目前6000萬信貸資金通過審批,這筆資金將用於江蘇飛船老廠區的設備改造。這也意味著,接下來老廠區的産能也將進一步提升。

  龔主任表示,企業的成長離不開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産業規劃的引領,人才與創新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高效的營商環境是加速發展的催化劑,而建行的資金支持則是企業穩健前行的支撐。

  一個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企業。江蘇飛船與建設銀行在相互扶持中共同成長,成為彼此信賴的夥伴。面向未來,建行在江蘇飛船在自動化、信息化、數字化、智慧化、標準化的發展道路上繼續攜手並進。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