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南通如東央國企合作懇談會在北京舉行,推介如東綠電、土地等資源優勢,進一步提升發展知名度,推動央國企與如東探尋合作共贏的新機遇與新途徑。
活動現場
本次活動以“央地攜手再出發 共赴耕海新征程”為主題,吸引40多家央企、國企參加。活動中,“液化空氣儲能+LNG冷能利用綜合能源”項目、綠色橡塑新材料項目、基於平行控制的儲能電站系統産學研合作項目、小分子共晶靶向腫瘤新藥研發項目等15個項目簽約。
近年來,如東積極與央企、國企加強交流合作,吸引了三峽、華潤、國電投等13家央國企在如投資,簽約註冊總投資50億元的巨電半固態聚合物鋰離子電池項目、總投資36億元的燕京啤酒項目等産業項目數近20個,累計投資近170億元。
“我們利用如東工業用地體量大、港口資源條件好、營商環境優良等優勢,不斷放大投資領域,也取得了豐厚的回報。”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江蘇分公司總經理徐成根在會上表示,中廣核與如東結緣很早,當前雙方正在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特別是海上風電這一塊,政府建立了風電産業聯盟,通過聯盟協作來不斷幫助企業開拓市場。”
如東地處長三角北翼、南黃海之濱,靠江靠海靠上海,是長三角經濟圈、上海“1+6”都市圈的重要節點。海陸交匯不僅塑造了如東86公里海岸線、4555平方公里海域、100萬畝灘塗,還孕育了如東全省屈指可數的可再生土地資源、儲量豐沛的“風”“光”資源,全縣新能源總裝機容量突破700萬千瓦,新能源累計發電量達787億千瓦時。隨著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深入實施,如東駛上高速發展的快車道,地區生産總值連年跨越百億台階,2024年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第29名。
《中國化工報》社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崔學軍説,近幾年他一直在關注如東,“如東的發展態勢很好,希望能夠始終堅持創新驅動、集中發展的理念,不斷地壯大産業規模,提升産業層次,同時進一步優化産業佈局,完善産業鏈條,形成上下游協同、集群發展的新格局,招引一批重大項目,加快實現高品質發展。”
當前,如東正錨定“耕海圖強”不動搖,加快建設“綠色能源示範城、涉海材料先行區、海工裝備新高地”地標産業,奮力打造“全省向海發展先導區”。如東在保障重大項目落地方面有著獨特優勢,目前全縣可直接落戶項目土地約5萬畝,沿海規劃建設的萬噸級以上碼頭42個,具備遠期30萬噸級深水航道建設條件。在江蘇省新一輪新能源規劃中,如東海上風電、海上光伏規劃容量分別達到115萬、650萬千瓦,綠色發展潛力巨大。
“希望大家能夠以此次的活動為起點,更多地了解如東、走進如東、選擇如東,親身體驗如東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如來如願的投資環境、近悅遠來的發展環境,推動更多的項目在如東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南通市政協副主席、如東縣委書記陳慧宇説。(文/圖 朱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