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歲月的長河中,非物質文化遺産技藝如璀璨星辰,承載著古老智慧與民族記憶。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産面臨著傳承與發展的挑戰。如今,借助新質生産力的代表——AIGC技術,為非遺注入了新的活力,讓它們在新時代煥發出別樣的光彩。
年畫
在為蘇州古城過大年製作宣傳短片的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了AIGC技術的神奇魅力。蘇州,這座千年古城,不僅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寶庫。蘇繡的細膩、陶瓷的溫潤、木版年畫的質樸、虎丘泥人的靈動……這些技藝如同散落在古城角落的珍珠,等待著被重新發現與詮釋。
年畫
傳統的非遺年畫和虎丘泥人,本是靜態的藝術品,它們以一種靜謐而莊重的姿態訴説著過往的故事。但在AIGC技術的助力下,這些古老的藝術形式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AIGC技術讓年畫中的人物動了起來,仿佛穿越時空,與現代觀眾展開了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年畫人物興奮地討論春節申遺成功的消息,娃娃們齊聲介紹古城的非遺特色,虎丘泥人熱情地向全國朋友發出邀請……這些生動的畫面,不再是冰冷的紙張或泥土,而是鮮活的文化使者,將古城的非遺魅力傳遞到每一個角落。
技術不僅讓非遺“活”了起來,更讓它們“動”了起來。利用AIGC技術將蘇州古城的航拍鏡頭轉換成木版年畫或蘇繡風格,形成了一鏡到底的視覺盛宴。這種創新的呈現方式,打破了傳統與現代的界限,讓觀眾在欣賞非遺之美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古老的非遺技藝在新時代的舞臺上,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展現著它們的獨特魅力。(文/圖 蘇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