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中國春節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中國再次以璀璨奪目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點亮世界文化版圖。在此之際,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精心策劃了“來百戲一起過個非遺年”系列主題活動,營造濃濃非遺年味兒,弘揚民俗傳統文化,邀遊客“遺”起迎接新春佳節。
演出現場 供圖 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
新春佳節,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內好戲連臺,梨園雅韻響徹雲霄。京劇的華彩絢麗、昆劇的典雅柔美、錫劇的清亮悠揚,各種戲曲流派交相輝映,共同編織成新春最美的樂章。演員們以真摯的情感、精湛的演技,將戲曲中的人物形象展現得淋漓盡致,崑曲《西廂記·佳期》《孽海記·思凡》,京劇《楊門女將》《荀灌娘》《穆桂英挂帥》,錫劇《珍珠塔》等經典劇目輪番上演,讓觀眾深切領略到戲曲的獨特韻味與無窮魅力,共同見證中華戲曲的深厚底蘊與恒久生命力。
在首個非遺新春,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匠心獨運,特別推出了“一起過個非遺年”系列非遺雅集活動。從我國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44個項目中,精心遴選出7項瑰寶,包括非遺拓印、皮影戲、剪紙、篆刻、崑曲、書法和古琴。自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七,每日下午精彩呈現,讓觀眾在親身體驗中感受非遺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獨特魅力。
體驗非遺雅集 供圖 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節,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一系列傳奇故事、節慶習俗早已深深融入傳統文化的血脈之中。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圍繞傳統民俗,精心策劃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戲曲音樂會、《天官賜福》演出、財神巡遊等,讓觀眾在歡慶佳節的同時,深入領略戲曲文化的歷史脈絡與傳承發展,感受戲曲與民俗的完美交融。
寒假期間,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推出了新春戲曲非遺主題研學活動“遇見·梅蘭芳”。活動依託館內“梅藝今輝——紀念梅蘭芳誕辰一百三十週年展”,通過聽講解、觀展覽、互動答題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回望梅蘭芳先生的身影、緬懷他的生平事跡、追尋他的理想脈絡,走進魅力無窮的京劇世界,這場有溫度、有趣味、有科普的文化之旅,讓智慧與心靈在新春之際得到滋養與啟迪。
戲曲表演 供圖 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
春節期間,昆山戲曲百戲博物館全面煥新,處處洋溢著新春的喜慶氛圍。博物館特別推出了#來百戲一起過個非遺年#小紅點打卡福利活動。同時,“祥蛇賀歲”套色印章活動也為喜愛集章的觀眾提供了全新的遊覽體驗,寓意吉祥的新年圖案元素如福字、財神等,傳遞著對新年的美好祝福。(文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