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市林業局、教育局以及蘇州市科學技術協會聯合公佈第二批蘇州國際濕地城市聯盟自然學校及優秀濕地課程名單,蘇州市相城區黃橋中學與其精心打造的課程《探秘荷花》成功入選。
為“強化學生實踐操作、情境體驗、探索求知、親身感悟和創新創造”,黃橋中學從“教室小課堂”走向“濕地大課堂圈”,從“拓展學習場域”走向“場域與課程協同育人”,從“知識本位”走向“跨學科綜合素養提升”。
依託荷塘月色濕地公園的濕地環境,學校旨在讓學生深入了解濕地水生植物。在濕地池塘區和荷花池,學生可以借助採集網、放大鏡等器材,認識各類濕地水生植物並進行採集,探究荷花適應水中生活的形態結構特徵,還能體驗製作荷葉花灑的樂趣;通過緊密聯繫水的凈化、溶液等化學學科的知識,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活動,探究濕地自凈化的神奇原理,並親手製作簡易凈水裝置模擬凈水過程,隨後測定濕地水質酸鹼度,認識水生植物適宜的生長環境,強化對水資源以及環境的保護意識;融合數學、物理知識,依託荷塘月色濕地公園,幫助學生探究光的直線傳播、光的反射等光學知識,學會利用液化、浮力、密度等相關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運用所學知識學會測量水的密度、樹木的高度等。
學生們探索濕地
黃橋中學裏的濕地長廊以圖文並茂的形式介紹著濕地文化及動植物資源,構築了資源豐富、空間廣闊的學習天地,發揮著場域的育人功能。步入黃橋中學的濕地長廊,琳琅滿目的濕地作品有序陳列,每一件都承載著學生們的奇思妙想與滿滿熱忱。學生們通過繪畫、詩歌、手抄報、手工製作等藝術形式,抒發自己對濕地的獨特理解與深深熱愛。
濕地長廊
值得一提的是,荷塘月色濕地公園作為共建單位,為黃橋中學開展濕地科學教育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實踐場地。作為一個集自然景觀和文化底蘊于一體的生態寶地,公園始終秉持著保護濕地、愛護環境的理念,將濕地自然科普教育作為主線,致力於提高公眾對濕地保護的意識和行動,每年都會定期舉辦各類濕地科普教育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將濕地的生態價值和保護措施傳遞給公眾。
保護濕地,共築未來。接下來,黃橋街道將繼續加強濕地資源保護與修復,持續深化濕地教育實踐,激發公眾對環境保護的熱情,讓生態保護理念深入人心,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生態金黃橋”。(文/圖 相黃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