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小快靈”立法 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破解困局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2-14 15:19:03

  全國首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地方性法規《南通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程式規定》(以下簡稱《程式規定》)將於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2月13日,南通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佈會,對《程式規定》的相關內容進行了解讀。

南通:“小快靈”立法 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破解困局

新聞發佈會現場

  南通市自2017年10月啟動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改革工作,著力破解“企業污染、群眾受害、政府買單”的困局。截至目前,全市累計辦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2100余件,案例數位居全國前列,辦理了全國首例長江非法採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長三角首例長江船舶大氣污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磋商案等一系列典型案例。2020年7月,生態環境部將南通市確定為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基層聯繫點;2022年12月,南通市領先探索完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入選第二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範項目。開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立法,推進改革政策措施固化為地方性法規,能夠最大程度促進“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社會共識的達成,有利於加快提升南通市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準,著力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任務在南通市落實落地。

  《程式規定》明確了各級政府及部門的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職責,構建了市、縣(市、區)、鄉鎮(街道)三級協同工作機制;創新規定了一案雙查制度,明確行政機關在查處違法行為過程中,應當同時收集與生態環境損害有關的證據;突出修復優先的理念,規定了補植復綠、增殖放流、認購碳匯、提高清潔生産水準等替代修復方式,同時鼓勵各地設立集中修復基地。“《程式規定》共19條,雖然條款數不多,但小而精,基本滿足了我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辦理的現實需求。”南通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錢永忠表示,《程式規定》作為南通市率先開展的“小快靈”立法探索,聚焦基層磋商主體缺失、部門聯動不足等該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的突出問題,科學謀劃具體內容,確保法規定位準、舉措實,能夠有效破解當前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工作中存在的困局。南通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成員陸漢勇表示,法規的生命力在於實施,南通將聚焦《程式規定》工作要求,認真抓好貫徹落實,持續推進“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理念深入人心。(文/圖 陸海龍)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