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粒粒種子,成為一簇簇綠意,近期,蘇州相城區黃橋街道的校園裏春天已經悄悄來臨。
黃橋實驗小學裏的“漁耕園”科普實踐基地,將“魚米之鄉”的黃橋歷史融入教育,設有魚類養殖區和蔬菜種植區,經常邀約專家普及知識、開展勞動實踐研究活動,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
在春天的催化下,一些冬季蔬菜已經成熟。做一次小小農民,採摘、修剪……孩子們感受到了耕作的樂趣,體驗到了春天的奇妙。
“為什麼一到春季,自己就發芽吶?”“蠶寶寶怎麼吃東西啊?”在黃橋中心幼兒園的自然博物館裏,一花一草,一蟲一鳥仿佛大自然的縮影。孩子們好動活潑,詢問著各類問題,探索大自然的奇特。
科普實踐
“自然博物館”位於黃橋中心幼兒園內,是一處融自然之趣與科學探索于一體的樂園,分為工具區、操作區、標本區、植物區等,滿足孩子們在動手實踐中探究自然的慾望,培養學習樂趣。
“鸚鵡好可愛啊!”自然博物館裏匯聚了爬寵、鳥禽等,孩子們可以近距離地觀察,體會生命的神奇。
在黃橋實驗小學的“漫步課堂”活動中,梅花香袋和民俗布藝作品手藝精巧,造型獨特;黃橋中心幼兒園裏,孩子們正在製作蝴蝶標本,了解自然生物;在蘇州大學相城實驗小學,“彩繪春天”活動及伊橋幼兒園“把春天植物畫進長卷裏”活動中,孩子們揮舞畫筆,繪出一幅幅美麗春景;央美國際學院蘇州青少年藝術中心開展了“繪春天”戶外寫生活動……這些手作和繪畫為春日增添些許儀式感,展現了春日蓬勃生命力。
科普實踐
教育是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街道始終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深化“名校+合作校”模式,加大自然教育投入,優化教學內容和環境,促進教育均衡發展,推動高品質學校不斷落地,同時不斷加強校際合作、師資融合,創新實踐課程,辦好“家門口的學校”。(文/圖 相黃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