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5年江蘇金融賦能重大項目啟動活動舉辦 “三方會診”打通“金融血脈”
“我們這個項目,技術先進但規模相對小,有沒有更合適的貸款産品?”“我行專門為成長型民營企業重大項目設計了一款信用貸款産品,額度靈活、審批流程簡化,您可以了解一下。”
2月27日上午,南京西康賓館內熱鬧非凡,一場關乎江蘇重大項目發展“錢途”的盛會——2025年江蘇金融賦能重大項目啟動活動在此舉行,政銀企三方齊聚一堂,以金融之鑰開啟重大項目發展之門。
“我們技術領先但規模有限,融資路上屢屢碰壁,能否匹配更靈活的貸款産品?”活動伊始,一位高新技術企業負責人的一句話,道出眾多民企心聲。重大項目資金需求大、回報週期長,金融機構審貸慎之又慎;民企受限于規模與抗風險能力,更難跨越融資“門檻”;信息壁壘更如雪上加霜——項目優勢難觸達,風控評估缺抓手,銀企合作屢陷“隔空喊話”——要改變這樣的局面,需要政府相關部門的助力。
“418個項目、3098億元融資需求,清單已交到金融機構手中。”省發展改革委主任沈劍榮的開場白擲地有聲。
沈劍榮進一步介紹,此輪項目資金需求較大,418個項目平均單體規模約20億元,包括百億級項目12個,平均單體項目融資需求超過7億元,涵蓋産業、基礎設施、創新載體和城建環保四大類,省級以上重大項目77個,總融資需求2084億元,佔比67.3%,不少項目是服務策應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已列入國家中長期規劃的骨幹工程和支撐項目。
隨後,企業代表們帶著一項項技術成果和融資需求,登上發言席,將這場對接會推向高潮。
“我們公司專注于高端硅基電容等領域,目前已申請多項發明專利,産品量産後性能提升20%、成本降低50%。”蘇州聚謙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子倫表示,高端電容生産基地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項目即將啟動,未來希望繼續引入新的投資,用於建設先進的高端電容研究中心和高端電容生産線的搭建和擴容。
“半導體行業技術壁壘高,國外巨頭壟斷嚴重,但我們從創立之初就下定決心,要在晶圓製造環節闖出一片天地。”江蘇昕感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王哲介紹,昕感科技計劃打造高性能功率半導體器件研發、生産基地與測試分析應用中心,然而,資金和人才短缺成為企業發展的“攔路虎”。“我們缺的不是技術,而是和時間賽跑的資金。”王哲的感慨道出硬科技企業的心聲。
企業呼聲未落,現場金融機構已亮出“工具箱”。中國工商銀行江蘇省分行行長李新彬底氣十足地表示,“開年以來,我行項目貸款凈增超650億元。近5年,牽頭落地了諸多重大項目,創下多項紀錄。”談及未來,李新彬説,“我們將在堅定不移加大對重大項目支持力度的同時,加力支持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實現服務實體經濟與培育自身發展‘第二曲線’同頻共振。”
國家開發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吳軍也分享了亮眼成績,“在支持省年度重大項目方面,‘十四五’以來我行發放表內貸款合計超過1570億元。”隨後,他詳細介紹該行創新的基礎設施全生命週期投融資産品,“基礎設施前期貸款可為處在建設期的重大項目提供流動性支持,並購貸款適用於符合國家優化基礎設施資源配置政策、收益相對穩定的基礎設施項目。”台下,企業代表饒有興致地聽著,並不時在筆記本上圈畫記錄。
“我們將定期更新項目融資需求,會同省委金融辦通過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實現需求信息與金融機構及時共享;開展線上輔導,分專題邀請金融機構進行政策宣講和業務交流,持續拓寬重大項目融資渠道;加大困難問題協調力度,推動融資需求精準對接,持續跟蹤最新進展,力爭形成更多融資成果;積極推動優質民資重大項目納入國家項目庫,爭取國家層面更多政策和資金支持。”活動尾聲,沈劍榮勾勒未來藍圖。
數據顯示,2024年江蘇金融助跑重大項目成效斐然——全省主要銀行金融機構為省級重大項目提供的全口徑融資餘額一路攀升至6071億元,比年初新增1830億元。在2024年7月的全省重大項目“融資服務推進月”活動裏,254個推介項目成功獲得高達2913億元的貸款授信。而今,這場“春天的約會”再度播撒希望,“金融活水”奔涌間,江蘇重大項目的壯闊圖景正徐徐展開。(新華日報 記者 許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