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鹽城東臺市五烈鎮環境整治片區巡查小組巡查時發現,轄區內立新河邊存在建築垃圾亂倒情況,鎮環整辦及周邊村組工作人員迅速到現場排查,五烈派出所幹警配合調取周邊監控,分析運送建築垃圾的可疑車輛。同時安排人員布控蹲守,並於下午將兩輛裝滿建築垃圾的渣土車和3名偷倒建築垃圾人員現場抓獲,市城管局執法大隊介入依法處理。
垃圾整治現場
為保護生態環境,維護人民群眾利益,近年來,五烈鎮高度重視建築垃圾亂倒現象,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打擊建築垃圾亂倒行為。2025年以來,五烈鎮已經先後查處5起域外偷倒垃圾到本鎮境內的不法行為,依法治理垃圾亂倒偷倒行為,有力促進了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精心組織,落實主體責任。鎮黨委、政府把環境整治作為農村重點工作放在首位推進,黨政主要領導深入到重點村、重點區域指導環境整治;鎮、村河長主動對責任河段開展巡河,發現問題及時交辦處理;鎮級成立三個巡查小組並及時充實小組人員,進行全覆蓋無死角巡查;各村將本村進行分片劃分區域,村幹部、網格員負責不同的片區,落實排班制度,確保每天都有村幹部開展環境巡查,帶領村民共同參與環境整治活動。
強化宣傳,提高行動效果。各村利用村組幹部會議、黨員大會、應急小廣播、發放清潔行動《倡議書》等多種形式,由點到面,逐步擴大建築垃圾、生活垃圾處置制度法規等宣傳範圍,造濃“清潔家園、人人有責、個個動手”的濃烈氛圍,發動村民積極參與查找、舉報亂倒亂放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破壞環境等情況,主動參與清潔家園行動,並落實專人及時處理環境問題。
創新舉措,開展積分考評。採取激勵措施,不斷提升村民的參與意識,激勵村民投入到清潔家園行動中來。各村利用環境整治積分制,每月組織村民代表、老黨員、老幹部及網格員登門到戶宣講環境整治的意義,並對各戶整治情況評價打分,每個季度開展一次評比,兌換積分制獎品,年終按四個季度綜合得分進行表彰。評比結果、表彰情況公示上墻,接受全體村民監督。推行環境整治積分制以來,各村上下掀起了一股“比、學、趕、幫、超”的熱潮。村民們積極響應號召,主動參與到家前屋後的衛生清理、垃圾集中入池(桶)、綠化美化等工作中。村民們不再把環境整治當成一項任務,而是真正內化為一種自覺行動。
下一步,五烈鎮將按照生態文明建設要求,進一步築牢污染防治堤壩,全面加強包括建築垃圾治理在內的“六大”專項整治,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品質,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文/圖 吳建東 張安平 何國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