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經過2個小時的手術,33歲桑給巴爾女性患者在中國(江蘇)第34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的精心治療下,手術圓滿成功。這是該醫療隊首次將複雜疑難病例多學科會診(MDT)引入到治療中,實現了中國專家與外國患者“面對面”溝通。
該桑給巴爾女性患者因頭痛半年、右側眉弓進行性隆起等症狀于近日就醫,經援桑醫療隊初步檢查後懷疑為鼻竇粘液囊腫。面對當地醫療條件有限、手術難度高的挑戰,援桑醫療隊迅速啟動遠程會診機制,與國內專家團隊無縫對接。3月8日,援桑醫療隊與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遠程視頻連線。複雜疑難病例多學科會診(MDT)的過程中,匯聚了中桑兩地耳鼻喉科、眼科、神經外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學科的10位專家。
會診中,援桑醫療隊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李玉瑾詳細介紹了患者的基本情況、病史及現狀,援桑醫療隊影像科主治醫師張建東對患者的影像資料進行了詳細解讀。隨後,兩地耳鼻喉科與眼科專家對患者耳鼻咽喉及眼部症狀進行了評估,提出了初步診療建議。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主任蔣健在綜合分析病情後,提出了針對性的治療方案,並就可能的交叉學科診療路徑與其他科室專家進行了深入討論。經過1個小時的多學科討論與治療方案制定,兩地專家團隊最終確定了下一步的檢查、治療及遠程隨訪計劃。
3月10日上午,援桑醫療隊在治療方案的指導下,順利完成手術。截至記者發稿前,該患者生命體徵處於正常水準。
“真的非常感謝中國醫生!你們不僅醫術高超、醫德高尚,醫療工作也非常高效,你們能讓不同領域的專家緊密合作,共同為一個患者提供最優化的治療方案,真的太神奇太偉大了!”手術後,患者對中國醫生、對援桑醫療隊表示了深深的感激。
“你們的這些工作舉措,展現了中國醫療隊在國際援助中的創新和努力,也讓我們再次深深感受到了中國醫療隊無私奉獻的精神。”桑給巴爾當地醫院負責人説。
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務處處長張紅表示,該院將繼續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援外醫療隊的溝通協作,為更多需要幫助的患者提供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對於該患者,淮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將持續關注治療進展,並提供必要的術後指導和支持。
中國援桑給巴爾醫療隊是中南衛生合作的重要紐帶,自江蘇省第34期援桑醫療隊出征近半年以來,接診患者近2萬人次。援桑醫療隊隊長陳煒表示,醫療隊將在當地繼續深化“互聯網+醫療”模式,推動中非在公共衛生領域的創新合作,為全球健康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融媒體 記者 胡淩軒 劉志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