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下午,以“‘五彩’新如東 滬北新機遇”為主題的2025南通如東(上海)産業發展合作懇談會成功舉行。上海浦東新區城市數字化研究院、上海市工商聯信息技術商會、戴德梁行等單位與如東經濟開發區(高新區)簽下9個合作項目,計劃總投資60億元。“這既是如東與上海人才、資本、技術互聯互通的又一突破,也是如東高品質發展新的里程碑,必將為如東改革向新、耕海圖強注入新的動力支撐。”南通市政協副主席、如東縣委書記陳慧宇説。
活動現場
擁抱大上海、融入長三角,是如東縣委、縣政府堅定不移的戰略選擇。近年來,在深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生動實踐中,如東與上海的交流合作成果豐碩,科創互動持續加強,深化與長三角國創中心、上海交大等科研機構和高校院所合作,推進重點骨幹企業開展協同創新,如東·上海大零號灣離岸孵化器啟動運行,已入駐10余家高科技項目。目前,全縣50%以上的項目信息來自上海,60%的企業與上海有業務來往,70%的進出口依託上海。
簽約儀式
“如東擁有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共享江海聯動的開放通道,産業實力強、園區能級高、融資成本低、惠商安商信譽好。2025年相繼出臺了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若干政策舉措、人才新政‘70’條等一系列産業及人才扶持政策。我區新修定了促進半導體和生命健康産業發展、科技創新與人才集聚‘16’條、推進工業和服務業高品質發展等系列重磅激勵政策,助力企業釋放‘敢幹’的動能。”如東縣委常委、如東經濟開發區(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蔡東推介如東投資環境時表示。
近年來,如東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吹響了向國家級開發區躍升蝶變的號角,做大做強智慧製造裝備、電子信息、健康安防“一主一新一特色”的現代産業,與上海不斷深化合作,形成“人才招引-創新研發-成果孵化-技術轉移-産業化落地”的科創生態鏈條,禦傳新能源、納特等滬上企業紛紛前來投資興業,共繪長三角北翼的産業新圖景。
“如東的營商環境彰顯親商基因,從‘拿地即開工’的審批改革,到‘一企一策’的精準服務,始終以‘奔跑者’的姿態為企業保駕護航,26°C溫馨服務成為金字招牌,這種‘既拼政策力度、更拼服務溫度’的務實作風,正是企業投資最看重的定心丸。滬如兩地企業合作的加深,同樣是一場‘優勢互補、彼此成就’的雙向奔赴。”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科創服務專委會(籌)主任、張江産業工程院院長張愛平説。
江海聯動,共築長三角産業新高地。深度參與各地工業園區轉型的戴德梁行産業地産部董事韓誼表示,將以“全球視野+本土深耕”的雙重積澱,攜手如東經濟開發區(高新區),定向匹配各類高端製造業企業,以智慧智造為筆,在長三角的版圖上書寫“江海聯動、産業興城”的壯麗篇章。
“我們投資了如東經濟開發區(高新區)一家專注于聲表濾波器晶片的高科技企業,獲得東證瑞象基金的資金支持後,不僅迅速擴大了生産規模,提升了技術水準,還在如東縣的半導體産業集群中找到了上下游産業的完美契合點,與本地的上下游企業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形成了良好的産業協同效應。今後,我們將充分發揮基金管理團隊的專業優勢和資源,為如東引入更多優質的項目和高端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投後增值服務,助力如東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打造多元化、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産業體系。”上海東方證券資本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沈一冰表示。(文/圖 楊新明 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