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站在興化市戴南鎮管家村的東大河橋上,碧波盪漾的河水在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的麥田四週流淌。一條寫著“戴南河道保潔02”的保潔船在碼頭上“待命”。村黨總支書記范久玲説,為了呵護一河美麗的清水,村裏設置了“三道防線”:專業水上人工保潔隊伍、機械打撈船、幹部包乾責任制。
整潔的河面
河邊清理現場
明媚的春光在水面泛起粼粼波光。一對老兩口劃著小船,船艙裏滿是耥來的螺螄。問其哪去,説是某地價高,能賣個好價錢。在這清明之前的春天裏,螺螄最是美味……
“這東大河早幾天還是水草叢生,這幾天剛剛清理完。”范久玲説,“近年來,村裏把河道整治作為重點工作,不僅改善了水質,還美化了環境,各類水産品也都很鮮美,來這裡垂釣的釣友也很多。特別是三青河那邊,釣魚的人特別多。”
三青河的大橋上,有一位釣友在握桿垂釣。大哥叫王斌,就是管家村人,“現在環境整治後,水清了,魚也多了。我隔三差五都會來這兒釣魚,既能放鬆心情,又能給家裏添點‘野味’。”
王斌談道,這河裏鯽魚最多,其他昂刺、鯉魚也不少。一般釣上來的鯽魚差不多都有七八兩往上,大魚比較多。這附近鄉鎮的,甚至連江都、高郵那邊都有釣友慕名而來,這裡的魚在釣友圈已經出了名。
范久玲介紹道:“這裡直接連接著蚌蜒河,又清過淤,現在水質特別好,水面又大,能藏得住魚,上游過來的魚遊到這兒都不走了,吸引了不少垂釣者。”
新建的廊亭
回到村裏,一戶群眾家自建的一處純木質廊亭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一座木橋連著出村的大路。村民范福香高興地説:“這地方原來是我家自己的兩間破屋,後來翻建的時候,孩子們就想,他們自己又不在這裡住,就不再蓋房子了,把這裡重新打造一下。現在這座亭子和這橋是我孩子自己設計並修建的,把原有的天井也打開,前後左右都連通,方便村裏人通行。現在大家都愛來這裡散步、聊天,成了我們村的一個‘網紅打卡地’。”
范久玲表示:“鄉村振興離不開群眾的參與。我們鼓勵群眾發揮創意、共建共享,讓村莊變得更美、更有特色。”
“我們管家村坐擁四千多畝良田、一千多畝無污染優質水源,由4個緊密的自然村合併而成,莊風淳樸,人民安居樂業。未來,我們將全力守護美好的生態家園。”范久玲如是説。(文/圖 袁開建 王曉榮 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