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居民漆阿姨來到無錫市錫山區司法局雲林司法所尋求幫助。漆阿姨係聾啞人,剛進門用手示意自己不能説話,隨後,她用筆在紙上寫著:“從2月底開始,我在手機上經常收到一個“AI+基金”的客服電話,説只要我在指定的一個賬號存款達3萬元以上,年利率可達4.60%,年底還贈送分紅大禮包。”“面對這好事,我一直糾結難斷,想請你們幫我拿主意”……
雲林司法所得知情況後,迅速安排工作人員耐心了解情況,並通過銀行方面確認情況後,工作人員用筆寫下相關政策和簡單的法律知識,給漆阿姨進行慢慢看。漆阿姨感到非常慶倖,激動不已,寫下一句話:“謝謝你們,我啞巴,沒上當。”
漆阿姨的防詐經歷,是法治宣傳的一個縮影。2025年以來,無錫市錫山區司法局積極探索普法新模式,從“單向灌輸”向“精準滴灌”轉變,從“被動接受”向“主動參與”深化,普法活動既接地氣又聚人氣。
精準梳理群眾需求,實現“按需送法”。梳理群眾法律需求清單,圍繞合法權益、鄉風文明建設、安全穩定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宣傳。利用企業園區、項目工地、集宿區等農民工聚集區的電子顯示屏、戶外大屏、公告欄等,展播勞動法、法律援助相關的法治微視頻、法治標語等。同時,在各大綜合體商圈設立普法工作站,開展定點法治宣傳和法律諮詢服務,集中收集商鋪的個性化需求,提供“菜單式”法律答疑。
拓寬法治宣傳渠道,構建“全域普法”。依託各地民俗文化節慶特色活動,以寓教于樂方式提高群眾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利用法治文化陣地、戶外宣傳載體具有“覆蓋面廣、持續時間長”等特點,在企業、村(社區)等地法治宣傳欄張貼法治宣傳海報,在戶外大屏播放法治宣傳語,有效觸達農民工群體,讓農民工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法治力量。積極推行“互聯網+法律服務”模式,利用“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結合“蘇解紛”智慧平臺,為群眾開通法律諮詢、網上業務辦理、線上法律援助等惠民舉措。
增強群眾參與體驗,營造“沉浸學法”。創新創優理念,法治宣傳形式從“一人講”變“大家講”,每一個講述者都是法治的傳播者,讓普法宣傳更接地氣、更具人氣。舉辦“普法知識競賽”,把平面的、靜態的普法宣傳升級為立體的、動態的法治教育,吸引群眾在趣味活動中學法。走進社區開展消防體驗劇本殺活動,寓教于樂、以點帶面,有效普及消防安全法規,提高居民防火自救能力。(文 晏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