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排面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3-27 15:45:42

  走出宴會廳,西裝筆挺的投資人松一松領帶,彼此對視一笑,“信息量太大,回去得好好消化。”

  這是南京舉辦的2025産業科技創新與投資促進大會,散場時的一幅場景。何以讓這些見多識廣的精英們發出這樣的感慨?當一場大會同時集結了城市推介、成果發佈、機構揭牌、項目簽約、主旨演講、科技成果展覽……這句感慨,似乎也成了情理之中的發生。

  這場匯集了諾貝爾獎得主、世界500強企業總裁以及駐華使領館、國際組織機構、頂尖高校、投資機構負責人在內的800人盛會上,南京設置了如此豐沛的議題,到底想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排面_fororder_1

活動現場 攝影 崔曉

  大會上,南京亮出了“五維圖”——城市發展的坐標圖、産業體系的全景圖、創新平臺的矩陣圖、成果轉化的路線圖、投資合作的熱力圖,把最亮眼的家底、最全貌的畫卷呈現在世介面前。讓南京的産業基礎和科創實力被更多人看見,這無疑非常關鍵,它直接關係著投資者的信心,關係著産業的升級迭代,也深刻影響著南京所能構建起的能量場。

  大會上,南京攬下102個重大項目,投資總額1373.24億元。揭牌産業招商中心,發佈投資促進新舉措。6個首批省級概念驗證中心揭牌,佔全省比重60%。值得一提的是,大會上新揭牌了4個産業攻堅推進辦公室,分別主攻人工智能、機器人、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通信領域,依託兩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提供關鍵支撐。

  “攻堅”二字的分量有多重?不言而喻。開春便是“攻堅戰”,緊迫感有多強?同樣不言而喻。

  集全市之力,南京正解答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這個時代命題。作為全國科教“第三城”,匯集著53所高校、百萬在校大學生的南京,理應有足夠的底氣去迎接這份挑戰。最關鍵的是,要讓“不遺餘力”成為這座城市自上而下的奮進姿態和行動自覺。

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排面_fororder_未命名

南京亮出的“五維圖” 供圖 南京發佈

  一場盛會,南京以看得見的排面,展示著信心和決心。而信心之外的行動力呢?對於客商、投資人甚至對於每一位普通市民而言,聚光燈的背後,一座城市看不見的“排面”又是什麼?

  大會內外,或許可以從幾個小小的畫面裏找到一些答案。

  比如,5隻茶杯和3億現金。

  江北新區一家科創型企業內,政府部門前來調研。到了座談環節,企業卻犯了難:公司裏的同一套茶杯只有5隻,而調研人員卻有七八人。不過,兩套混搭的茶具絲毫沒有影響座談的品質,尤其當這家初創型企業介紹,手持著3億賬面現金,用於研發投入和日常運轉。

  比如,騰給企業的政府辦公地。

  奇安信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齊向東,在大會上分享了一個故事:秦淮區為滿足企業承擔重大項目的時間要求,主動騰出區政府的辦公樓,給企業用作研發中心,“讓我們非常感動”。如今,奇安信在投資規模和營收規模上都位居全省前列。

  再比如,創業父子間聊不完的話題。

  當“創一代”駱敏舟的集萃智造咖啡機器人,接連拿到德國、阿根廷、新加坡等多國的訂單時,還在讀博的“創二代”駱研,已經擔任起公司人形機器人研發總監,他常常挂在嘴邊的一個詞是“crazy”。結束一天忙碌回到家,父子倆吃著晚餐,聊著聊著話題又總是回到了機器人上。

  透過這幾個小小的畫面,似乎可以看到一座城市的發展歷程中,企業、政府與個體該如何以血脈相連,構建起發展的同頻共振。

  企業的價值觀理應如此,求真務實謀發展,丟掉表面的浮華,埋頭鑽研業務,讓每一分錢都花得更有價值,花在對未來的投資上。

  政府的發展觀當是如此,真真切切為企業著想,以服務者的姿態急企業所急、想企業所想,無事不擾、有求必應,讓自己成為企業發展的堅強後盾。

  個人的奮鬥觀更是如此,幹事創業從來不看年齡、不問出處,只取決於你有沒有乘風破浪的勇氣,有沒有對這個世界滿滿的好奇心和對艱難困苦的超強耐受力。

  這“三觀”,理應被凝聚為一種共識,成為屬於南京的“看不見的排面”。這些“排面”不易被察覺,卻又是無比珍貴的品質,也必將深層地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前景甚至前途命運。

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排面_fororder_6

南京城市面貌 攝影 顧樹榮

  看得見的排面和看不見的排面,共同匯成了南京,而南京也需要更多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排面。當一座城市上下一心、砥礪前行,那才是他閃閃發光並孕育無數種可能的樣子。(南京發佈)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