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大學中氨綠能團隊科研獲重大突破,成功研發“自主聯供氨燃料電池系統”並進行了相關性能測試。該系統現已成功應用於電動船並穩定運行。
實驗室小試樣品展示
該系統以氨為燃料進行電化學反應,不僅實現了船舶動力的高效供給,還極大降低了污染物排放,在能源利用和環保方面優勢明顯。在性能上,氨氧化催化劑起始電位低至0.49 V,峰值電流密度達94.96 A·g⁻¹ ,組裝的DAFC在低溫下峰值功率密度為16.70 mW·cm⁻²,水系電解液體系電化學合成氨法拉第效率達82%,通過設計的介面薄膜材料應用,在82%的法拉第效率下氨産率提升10倍,達到287.24 μg·h-1·mg-1 cat,有效提升了系統效率與動力輸出。
其配套的船舶數字化運維繫統,利用數字孿生技術,對船舶運行進行全流程監控和智慧分析。不僅能實現對節能裝置的深度優化,還能快速響應故障,降低維護成本。
在企業觀察中試成果
“自主聯供氨燃料電池系統”的出現,為船舶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新的動能,目前已與相關企業達成合作,為其日後的量産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文/圖 程煜 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