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通州:變“面子賬”為“幸福賬” 從“踐行者”到“帶頭人”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4-02 15:12:11

  張義是南通市通州區劉橋鎮徐園村人,深耕基層工作三十餘年,2012年起擔任徐園村紅白理事會會長。在他的帶領下,徐園村積極引導村民破除陳規陋習,倡導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厚養薄葬、勤儉節約的文明新風尚,不斷推進“文明之花”落地生根。2024年,全村嫁娶費用平均下降2.5萬元,全村“低彩禮”“零彩禮”佔比達78%。

  依託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的新局面,徐園村推動精細治理和文明提升“內外兼修”,2021年起推進南通市鄉村振興示範村建設,榮獲“江蘇省文明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江蘇省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等榮譽稱號,並於2025年成功獲評“全國文明村”。

南通通州:變“面子賬”為“幸福賬” 從“踐行者”到“帶頭人”_fororder_8

徐園村召開移風易俗主題“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活動

  議事協商“聚合力”

  “現在我們村的紅白事操辦,依然要沿襲紅白理事會制定的操辦原則,但在原來的基礎上,應當進一步完善和貼合村民的生活實際。”在徐園村“有事好商量”的會議現場,張義召集村幹部和紅白理事會成員,圍繞移風易俗工作展開熱烈討論。

  會後,為了讓此項工作落到實處,張義帶領理事會成員深入調研,傾聽村民的想法。依據調研結果,徐園村進一步完善《紅白理事會工作章程》,對婚喪嫁娶的規模、標準進行明確規定,為移風易俗工作提供了清晰的依據。

  在張義的推動下,村裏還成立了宣傳小組,製作宣傳手冊,通過廣播、網格群等渠道廣泛宣傳,營造濃厚的移風易俗氛圍。

南通通州:變“面子賬”為“幸福賬” 從“踐行者”到“帶頭人”_fororder_9

走訪群眾現場

  宣傳引導“樹新風”

  “大哥大姐們,現在時代變啦,大操大辦不僅浪費錢,還增加大家的負擔。咱們要追求‘幸福賬’,而不是‘面子賬’啊。”張義經常走訪村民家,耐心細緻地宣傳移風易俗的理念。

  此外,張義還邀請律師、“法律明白人”為村民講解婚喪嫁娶中的法律知識、文明理念,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組織村裏的文藝愛好者在農民豐收節、婦女節等時間節點編排小品、舞蹈《公共衛生齊參與》《家鄉美》等節目,用“理論+文藝”的形式,全面提高移風易俗知曉率。

南通通州:變“面子賬”為“幸福賬” 從“踐行者”到“帶頭人”_fororder_10

徐園村為村民兌換積分獎勵

  積分激勵“促踐行”

  為有效激勵村民投身移風易俗行動,張義提出將“移風易俗”與“積分制”深度融合,將村民日常道德行為規範、“紅白喜事”簡辦情況、文明祭掃落實程度等納入積分體系,結合實際細化內容、量化指標,在鄉風文明類別共設置正向激勵賦分項10項、扣分項6項,通過量化文明行為,引導村民自覺踐行移風易俗,實行文明善舉。

  “我們村現有81個村民小組,村域面積12.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673人,常住人口近1萬人。”談起村裏的情況,張義如數家珍,村民們對張義也好評不斷,稱他為“鐵腳板”“百事通”。

  如今,移風易俗的種子已在徐園村深深紮根,文明的花朵在這片土地上處處盛放,臨近退休的張義卻仍然深感使命在肩,他説:“移風易俗要有久久為功的韌勁,要移出更多‘花樣’,移出更好成效。”(文/圖 陳莉 張季穎 施雯)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