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春,風起正清明。近日,南通如皋市白蒲鎮文著社區、婦聯組織社區親子家庭開展“緬懷英烈 踏青尋春”清明節主題活動,通過清明詩詞朗誦、聆聽英烈故事、巧繪“護苗”風箏的方式,緬懷革命英烈,弘揚紅色家風,體驗清明習俗,讓傳統文化煥發時代光彩。
清明詩詞寄情,傳統文化潤心。志願者化身“文化”講師,向社區居民講解清明節的歷史起源、傳統習俗及其蘊含的文化內涵。孩子們用鏗鏘有力的聲音朗誦清明經典詩詞,表達了對先人的追思與懷念,也展現了新時代青少年的蓬勃朝氣與文化自信。志願者深挖清明節日內涵,引導居民文明過節。
深切緬懷英烈,傳承紅色家風。志願宣講團深入講述了楊殷烈士的革命史詩和家風典範,結合《廣東紅色印記·家書篇》紀錄片的沉浸式展映,帶領青少年兒童及家長多維度感知革命先輩的熾熱初心、家國情懷和治家智慧。紅色種子在孩子們的心底生根發芽,紅色家風得以代代相傳。
製作“護苗”風箏
一起踏青尋春,巧繪“護苗”風箏。開設“網絡清朗小課堂”,志願者向青少年兒童及家長講授如何識別並抵制有害出版物及網絡不良信息,同時細緻講解“護苗”版風箏的繪製技巧,把文明上網、綠色閱讀等理念融到風箏繪畫創作中去,寄情于藍天,讓“護苗”風箏隨風飄揚,將綠色閱讀的理念傳播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
白蒲鎮文著社區以清明節為契機,通過“緬懷英烈”與“踏青尋春”活動,深度融合傳統習俗與現代文明理念,既傳承文化根脈,又賦能青少年健康成長,構建清朗社區文化空間。(文/圖 李曉南 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