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蘇州市相城區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沈瑤收到來自浙江小夥送來的錦旗。
受援人贈送錦旗
2024年3月28日,浙江小夥謝某在淘寶平臺上購買考證培訓服務,合同寫明7月30日前完成培訓並組織參加考試。直到2024年底,謝某不僅沒等來培訓,考試拿證更是毫無音訊。謝某聯繫商家溝通退款事宜,對方態度強硬,雙方言辭激烈。此後,謝某再次追償時,商家拒不退款,不再回復。
2025年初,謝某一紙訴狀把對方告上了法院,法院訴服中心通過“訴調對接”機制,將案件委託至蘇州市相城區人民調解委員會駐法院調解室進行調解。3月6日,人民調解員沈瑤收到法院移交的案卷,經仔細研判相關材料後,調解員先後聯繫雙方當事人進行事實調查。調解初始,雙方依舊各執一詞,培訓機構堅稱因不可抗力因素導致培訓和考證延遲,並非故意違約;謝某則氣憤不已,認為自己的時間和金錢都付諸東流,要求對方立刻退款並作出賠償。
經過多輪溝通,調解員發現培訓機構並非不願解決問題,只是資金週轉出現了困難,一時間難以全額退款。了解到情況後,調解員提出了折中的解決方案:培訓機構先退還部分款項,剩餘款項在一個月內分期還清。面對這個方案,謝某擔心拿不到全款,培訓機構則擔心分期還款的期限太緊。調解員再次充當起“和事佬”,不斷與雙方協商,調整方案細節。最終,雙方達成和解,培訓機構退還了謝某培訓服務費。
謝某對此次調解非常滿意,感激之情溢於言表。他表示雖然涉及的金額不大,但這件事卻像一塊大石頭,一直壓在他的心頭,如今終於得以圓滿解決。為了表達自己的謝意,寄來了一面錦旗,稱讚其“跨省解民憂,暖心零距離”。這場糾紛圓滿解決,不僅讓謝某的生活回歸正軌,也讓培訓機構認識到誠信經營的重要性。
相城區人民調解委員會提醒,近年來,隨著網絡購物的普及,互聯網矛盾糾紛頻發,在線上購買服務時,為避免出現上述案情類似糾紛,應該注意以下事項:一是選擇正規平臺商家,優先選擇知名度高、信譽好的大型線上平臺,這些平臺通常有更完善的交易規則和保障措施;二是仔細閱讀合同條款,對於服務內容、服務期限、品質標準、費用及支付方式、退款政策等關鍵條款要仔細研讀,確保自己清楚了解所有權利和義務;三是完整保留交易記錄,完整保存交易過程中的所有記錄,包括商品頁面介紹、服務合同文本、與商家的聊天記錄、支付憑證等;四是增強風險防範意識,不要輕易相信誇大宣傳或口頭承諾,對於一些明顯不合理的優惠或承諾要保持警惕。(文/圖 相司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