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盱眙縣盱城街道的網格員王非國今年成了大紅人,因為他的一線調研,五墩巷坑洼路面被納入了城市更新提檔升級的範圍,預計夏季雨季到來前,困擾居民的積水污水問題,都將被解決。
近年來,盱眙縣以民生需求為導向,聚焦城市功能短板,通過系統性改造提升工程,推動城市形象從“面子”到“裏子”的全面更新。從“毛細血管”的疏通到“主動脈”的升級,群眾的幸福感也不斷提升。
以“改”促優讓城市更宜居
家住新民巷的居民沈勇華最近感慨萬千,住了二十多年的老巷子被納入了老舊小區改造,老房子煥了新,道路黑色化,就連雨天污水外溢的問題也因為排水系統的改造將被解決。
“改造堅持問需於民、因地制宜,既解決基礎設施老化問題,又提升公共服務水準。”盱城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瑞仲介紹。近年來,盱眙縣積極向上爭取,投入約5億元,對盱城街道28個老舊小區實施綜合改造,惠及居民1.13萬戶。目前,第一批次6個小區已完成92%的工程量,整個項目預計2025年12月全面竣工。
以“修”增色讓出行更暢通
位於盱眙縣人民醫院門前的洪武大道是一條城市主幹道,全長2.8公里。因為長期是客車貨車的必經之地,路面破損嚴重,也時常面臨擁堵問題,上下班高峰或者是節假日,尤為嚴重。3月28日,盱眙啟動洪武大道改造工程,投入5000萬元,重點對6個交叉口進行優化設計,擴寬非機動車道、新建人行道,同步更新路燈、交通信號、電子警察等工程附屬設施。工程一啟動,施工隊伍晝夜奮戰,僅兩天便完成側分帶樹木移植及路燈桿線清理,為後續工程奠定基礎。
“改造不僅是為緩解交通壓力,更將同步升級智慧交通系統、優化地下管網,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質。”盱眙住建局城建科負責人表示。洪武大道改造不僅是民生工程,更是盱眙邁向智慧城市的關鍵一步。
以“美”提質讓生活更舒適
近日,江蘇第三批開放共享城市綠地清單發佈,其中,包括新建的明月湖公園在內的15個城市綠地成了不少盱眙市民休息時的新晉打卡地。
除了公園綠地類的開發,2025年初,盱眙還推進淮河風光帶改造工程,打造城市生態名片。7.4公里的風光帶北起象山國家礦山公園,南至天鵝湖。改造現場機械轟鳴、人影交織,蜿蜒的綠道輪廓初現。項目負責人介紹,他們正晝夜趕工確保5月20日前完工。
據了解,淮河風光帶改造提升工程分六段實施,計劃對沿線配套設施及景觀環境進行優化提升。前期實施綠道本體建設工程,後期實施配套設施及綠化景觀提升工程。項目建成後,將充分發揮其在休閒健身、綠色出行、生態環保、社會與文化、旅遊與經濟方面的複合功能,進一步提升沿線景觀環境及配套設施,為市民遊客提供串聯自然及人文資源的遊憩慢行廊道。(文 許融軒 徐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