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茶為媒 開啟鄉村振興新序章 茶文化賦能鄉村經濟的騰飛之路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5-12 14:04:00

  在歲月的長河裏,茶以其獨特的韻味,承載著千年文化的厚重,穿越歷史的風塵,新時代綻放出耀眼的光芒。4月25日,盱眙縣委宣傳部采風團來到盱眙黃花塘雨山茶場,在千畝茶場裏採茶工正在忙碌著採茶。這裡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中,茶文化正以其獨特的魅力,賦能鄉村經濟,實現了從傳統茶産業向多元化、高效益的鄉村經濟模式的華麗轉身,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資源激活:産業騰飛的源動力

以茶為媒 開啟鄉村振興新序章 茶文化賦能鄉村經濟的騰飛之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509154923_108

制茶現場

  黃花塘鎮雨山茶場地處蘇北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深厚的歷史底蘊,隨著時間推移,傳統茶産業面臨著諸多挑戰,通過與小雨山村合併,形成“村場合一、以場帶村”的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茶場實現了資源的集中統籌。在資源整合的基礎上,聚焦産能提升,對低效資産進行統一治理和開發利用,對荒坡、撂荒地進行整理復墾,新增種植茶樹面積400余畝,總規模達到3000余畝,這一舉措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為茶産業的規模化發展提供了空間保障。

  茶場對現有茶園進行改造升級,建設現代化生産廠房4000平方米,新添置全電氣化生産線2條,實現了從鮮葉入庫到包裝倉儲的全過程管控,約為老廠房産量的2倍。走進茶葉加工車間,自動化生産線精準高效,從鮮葉的採摘到成品茶的包裝,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嚴格的品質檢測,確保每一杯茶都符合消費者的高品質要求。科技的賦能,讓傳統茶産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動力。

  茶香旅韻:共繪絢麗茶鄉夢

以茶為媒 開啟鄉村振興新序章 茶文化賦能鄉村經濟的騰飛之路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509154923_109

茶旅融合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陶淵明筆下的田園生活,如今在鄉村茶旅融合的發展模式中得以生動展現。許多鄉村地區憑藉獨特的茶文化資源,發展起了茶文化旅遊業。

  黃花塘鎮雨山茶場依託自身豐富的茶文化資源,積極探索茶旅融合發展,引入問源茶旅、金陵儂稼等社會資本,打造茶旅系列活動,不斷延伸豐富茶産業鏈條。通過茶旅融合,茶場不僅為遊客提供了全新的旅遊體驗,也為茶産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建設親子樂園,包括大地廚房、抓魚摸蝦活動區、“星空之下、茶園之上”泡泡屋等文化娛樂設施,這些設施不僅豐富了茶場的旅遊項目,也為遊客提供了多樣化的選擇。同時,茶場還開設了茶旅研學項目,參與者可以了解茶文化知識,親身體驗採茶、炒茶、泡茶的樂趣。每年四五月間舉辦的茶旅推廣季活動,更是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茶場旅遊。

  通過茶旅活動,遊客在欣賞茶園美景的同時,也能深入了解茶文化的歷史淵源、製作工藝以及茶道精神。這種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不僅讓遊客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也為茶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提供了新的途徑和平臺,實現了産業拓展與文化傳承的雙贏。

  集體共富:點亮鄉村致富路

  通過集體資源資産的高效盤活利用,2023年茶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00萬元,較治理前增幅達30%以上,帶動村民用工6000人次,茶農年增收1.5萬元以上。這一顯著的經濟效益,不僅增強了茶場的自身發展能力,也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增收渠道。

  盱眙黃花塘雨山茶場通過傳承與創新的完美結合,實現了茶産業的跨越式發展。一方面,茶場堅守傳統制茶工藝,讓古老的技藝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光彩;另一方面,積極引入現代科技,提升茶葉品質和生産效率。傳承與創新並舉的發展模式,不僅提升了茶葉的市場競爭力,更帶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讓茶農們深切感受到因茶而帶來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通過資源整合、産業升級、茶旅融合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動鄉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增收致富。

  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通過盤活集體資源、升級傳統産業、推動茶旅融合,雨山茶場以茶為媒,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經濟發展之路。(文/圖 許亞平)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