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淮安市洪澤區堅持“工業強區”首要戰略,將新質生産力培育作為破題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引擎,通過政策供給、要素保障、環境優化等多措並舉,推動創新鏈、産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跑出高品質發展“加速度”。
江蘇長淮智行裝備製造車間
在江蘇長淮智行裝備製造車間,工程師毛學池正帶領團隊對新一代智慧清潔機器人進行最後調試。他説:“這款全場景清掃機器人搭載自主研發的多模態融合感知和規控演算法系統,能適應商場、寫字樓等複雜場景,單臺設備24小時作業面積達5000平方米以上,垃圾識別率達98%,能耗降低15%。”
全場景清掃機器人
乘著智慧機器人應用場景不斷拓展的“東風”,該企業已開發出土地勘測機器人、農業割草機器人、室內保潔機器人等系列産品,銷售網絡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公司銷售經理朱美宣介紹:“目前我們主打的兩款智慧清潔設備實現對外銷售500余臺,其中清掃機器人已與20余家大型物業公司保潔機構達成合作協議,土地勘測機器人累積獲得300台採購訂單。我們將持續開發更多應用場景,以技術驅動更廣闊市場。”
三聯新材料紡絲車間
新材料領域同樣涌動著創新浪潮。三聯新材料紡絲車間內,全球首條細旦多孔雙組分Sorona纖維生産線高速運轉,透亮的環保纖維如雨絲般噴涌而出。車間主任吳浩指著生産線介紹:“我們創新採用生物基PTT與PET複合技術,研發出具有棉感彈性的‘會呼吸纖維’。用這種材料製成的運動服,吸濕排汗、紫外線防護等8項指標均高於行業標準。”技術突破帶來市場增長,企業一季度開票銷售突破2.1億元。
淮安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
創新生態的構建,離不開高能級平臺的支撐。作為京淮協同創新的“試驗田”,淮安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針對初創企業、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特點和需求,從孵化培育到成長扶持、發展壯大,提供全方位服務。總經理董傳傑表示:“我們以集成服務中心為樞紐,配套資本對接、設備租賃、供應鏈優化、知識産權四大服務站,已形成引進一個團隊、落地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産業的鏈式反應。”中心自2024年11月運營以來,已成功入駐企業30余家,預計五年內,該創新中心將招引企業200余家,産值突破50億元。
數字見證著這片創新沃土的蓬勃生機。2024年,全區研發投入達14.4億元,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5.3億元,招引科技人才項目56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82家,省級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4家……一批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産力。
洪澤區科技局局長謝國光表示:“我們緊扣‘3+1’主導産業佈局,圍繞産業鏈部署創新鏈,持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更大力度推動産學研用深度融合,充分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與創造潛能,加快引進高端創新人才和團隊,促進創新資源向企業加速集聚。”從關鍵技術破壁到全産業鏈升級,從單一産品創新到産業集群崛起,持續迸發的創新動能已匯聚成勢,推動洪澤製造向洪澤智造加速“蝶變”。(文/圖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