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2025中國南京(國際)礦物寶石化石博覽會(以下簡稱“南京礦博會”)在南京國際展覽中心開幕。活動由中國觀賞石協會、南京大學、江蘇有線共同主辦,以“礦蘊金陵 紫氣東來”為主題,打造一場集學術、藝術、科普、貿易於一體的全球盛會。
部分嘉賓合影 供圖 組委會
現場,原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觀賞石協會創會會長壽嘉華表示,這場匯聚全球智慧、融合多元文化的礦物盛會,將為産業發展帶來新機遇,為科普教育開闢新路徑,為文明互鑒搭建新舞臺。
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索文斌表示:“本屆南京礦博會不僅是一場礦物寶石化石的視覺盛宴,更是中國礦業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里程碑。南京大學將為推動全球礦業高品質發展,彰顯中國在全球資源對話中的智慧與擔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布萊恩·李斯分享 供圖 組委會
美國時尚礦物公司創始人、總裁布萊恩·李斯在現場分享了他眼中的“礦物無國界”,他認為南京礦博會這樣的展會規模,讓人們認識到地球自然瑰寶的價值,並幫助人們領會了保護地球環境、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遺産的重要性。
莊傳偉講述 供圖 組委會
從電視熒屏到元宇宙展廳,當礦物遇上5G,江蘇有線黨委書記、董事長莊傳偉講述了如何以數字技術喚醒“石頭的記憶”背後的故事,他邀請與會者來到2025南京礦博會展廳現場,觸摸地球脈搏,登錄江蘇有線的“雲上寶藏”大小屏融合平臺,感知科技脈動。
本屆南京礦博會匯聚了來自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家境外展商,其中境外展商佔比超過20%,總參展企業超500家,展覽面積達4萬平方米,設置800個國際標準展位,涵蓋國際礦晶區、珠寶區、化石區、隕石區等八大展示區域。
紫晶“寶船” 供圖 組委會
走進核心展區,觀眾將近距離邂逅“鎮館之寶”——紫晶“寶船”,這艘承載1.34億年地質密碼的“紫色方舟”産自烏拉圭阿蒂加斯省,2018年從阿蒂加斯礦區的海量礦石中被發掘,今次首度亮相南京礦博會,為觀眾揭開地球億年奧秘的神秘面紗。
國際博物館文化發展交流大會現場 供圖 組委會
“5·18國際博物館日”將至,第三屆“國際博物館文化發展交流大會”在5月15日下午舉行,圍繞“自然與文化”“礦物修復與傳承”“用好博物館資源、傳播科學家精神”等主題展開深度探討,為南京建設“國際博物館城”注入新動能。(文 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