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上午,2025中國南京(國際)礦物寶石化石博覽會在南京國展中心開幕。其中,“石韻金陵,千年文脈——南京雨花石展”板塊,別具一格,先聲奪人,告訴你什麼叫“千年等一回”。
開幕式現場 攝影 范素麗
展廳內 攝影 范素麗
本屆礦博會由中國觀賞石協會、南京大學、江蘇有線共同主辦,中國礦業聯合會、《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特別支持,江蘇省地質局、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支持,江蘇江文展示展覽有限公司、中國觀賞石協會礦物晶體專業委員會承辦,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特別合作,江蘇省地質學會、江蘇省地質礦産資源經濟學會、南京雨花石協會等單位協辦。
在南京雨花石展位前,觀者絡繹不絕。南京雨花石協會會長戴康樂,副會長邱信明、王道林、夏存新、王如洲、倪傳明等,開幕式後就鎮守展區接待一批又一批觀眾。協會常務理事、協會會員李斌、王書寬、鄒健、李國慶等也駐足展區,與藏石愛好者深度交流。
觀展者看得仔細 攝影 范素麗
南京雨花石展“前言”介紹:南京雨花石,凝億萬年天地造化,聚金陵城千年文脈,以“天賜瑰寶”之譽,于方寸間綻放萬象風華。她以晶瑩的質地、斑斕的色彩、靈動的紋路與深邃的意境,成為富有南京特色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被譽為“石中皇后”。
夏存新副會長兼秘書長(左)向外國友人介紹雨花石 攝影 范素麗
金陵,這座“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以“石頭城”之名鐫刻于歷史長河。雨花石不僅是地質運動的饋贈,更是南京千年文脈的見證者。從北陰陽營先民的祭祀,到當代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幾千年來雨花石始終被歷代文人雅士和廣大民眾所鍾愛、稱頌和收藏。
此次展覽以六大主題展區為脈絡,系統展現雨花石與金陵歷史、人文、藝術、信仰、自然的深厚淵源,串聯南京(金陵)歷史文脈、名人名勝的深厚底蘊與多元文化。
在展出的珍品雨花石中,《幕燕勝境》《古梅報春》《萬點紅梅鬧新春》《北湖煙枊》《金陵梅》《一剪梅》《喜鵲登梅》《太虛幻境》《湘雲醉臥》《曹雪芹》《金陵十二釵》《石頭記》《達摩古洞》《水月觀音》《觀音顯聖》《一枝獨秀》《梅影石韻》等,令人目不暇接。
戴康樂會長説:“‘石中藏萬象,一石一金陵。’此次展覽不僅是雨花石的美學盛宴,更是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南京雨花石賞石習俗的傳承。我們期待通過‘弘揚雨花石文化、展示金陵風采’的展陳理念,讓廣大市民與國際友人在方寸雨花石中讀懂金陵千年文脈,感受自然與人文的交融之美,讓雨花石這一天賜瑰寶,成為連接傳統與現代、東方與世界的文化信使。”
本屆南京礦博會以“礦蘊金陵 紫氣東來”為主題,開闢了科普活動區、綜合活動區,提升觀眾的參與度。南京雨花石地質公園在展區設置的“尋找雨花石,我從長江來——雨花石探秘之旅”,吸引了很多觀眾在“石坑”內尋覓寶石,趣味性油然而生。
南京雨花石地質公園開設的互動區趣味無窮 攝影 范素麗
南京雨花石協會成立至今已有41年,為全國首家賞石民間組織,是我國研究雨花石文化、保護傳承雨花石鑒賞習俗、組織雨花石展覽等各項活動的專業性協會,是宣傳保護傳承南京雨花石鑒賞習俗的牽頭單位。
協會現有會員500人,目前協會為第八屆理事會。41年來,在中國觀賞石協會和地方政府正確領導下,協會秉承“誠信盡責、包容共榮、崇文尚雅、快樂有為”的辦會理念,成功把雨花蛋白石升級為雨花玉,填補了江蘇省無寶玉石歷史;與雨花石家鄉的南京園田農業有限公司精心打造“雨花石地質公園”,切實促進雨花石文化産業發展,産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文 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