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午,鹽城市黃海濕地博物館、鹽城師範學院館校共建儀式在黃海濕地博物館舉行,當天,開展了“場館裏的思政課”科普活動,大學生志願者以濕地博物館館藏為“教材”,帶領小學生進行生動的科普體驗。
館校共建基地揭牌儀式
在生態文明建設新征程上,大學和博物館肩負著共同的使命:普及濕地知識,傳承濕地人文歷史,保護修復濕地生態,促進鹽城可持續發展。通過館校共建,讓濕地生態故事與研學魅力輻射更廣群體。
大學生志願者標本科普講解
助教學生黨員與小學生的研學課堂
在“場館裏的思政課”環節中,鹽城師範學院海洋與生物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志願者通過專業科普講解,將靜態標本展示轉化為動態生態敘事,將世界自然遺産轉化為“可觸摸的課堂”。在鹽城濕地博物園,助教學生黨員將三年級課文《紙的發明》搬進研學課堂,與小學生們一起體驗古老的造紙術,邂逅濕地花草與紙的藝術融合。
活動合影
“在2025年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我有幸參加了科普活動。大學生志願者也是博物館運營的重要力量,我會和學院的志願者團隊一起講好濕地故事,為鹽城青少年建立行走的‘博物館’貢獻青春力量。”海洋與生物工程學院團委兼職副書記雷晟説。(文/圖 孫明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