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泰州市海陵區司法局以“社會治理現代化”為航標,創新構建“網格密度+銀發溫度+親情深度”三位一體聯動機制,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這一實踐不僅鞏固了區域安全屏障,更為特殊人群鋪設了一條充滿人文關懷的“重生之路”,彰顯法治力度與溫度交融的治理智慧。
網格織密,基層脈絡的“精準幫扶網”。海陵區司法局將社區矯正、安置幫教、後續照管等特殊群體管控深度嵌入基層治理網格,截至目前,全區570個網格已全覆蓋簽署“幫扶協議書”,組建了由410名專職網格員構成的精密網絡,實現特殊人群與網格員“一對一”精準結對覆蓋率達100%;通過“線上數據智慧監測+線下溫情走訪”雙軌模式,2025年以來,累計開展線下走訪2400人次,線上風險預警響應率達98%。
銀發賦能,紅色引擎的“人文溫度場”。依託退休黨員的政治積澱與群眾紐帶,海陵區司法局組建“銀發志願服務隊”,現有成員20人,均為具有10年以上黨齡的退休幹部,讓“銀齡先鋒”成為特殊人群管控的“柔性調解器”。2025年以來,“銀發志願服務隊”累計開展走訪談心60人次,化解思想矛盾20人次,開展法治宣講10場次,黨建引領下的共治同心圓使特殊人群歸屬感提升30%,法治理念普及率顯著增強。
親情重塑,家庭紐帶的“思想改造鏈”。海陵區司法局開創性地構建“司法+公安+社會+家庭”四維幫教矩陣,將親情力量轉化為管控防線,通過簽訂幫教責任書,明確家屬監管義務,建立了“執法大隊、司法所、村居、網格、家庭”五級聯動網格,實現了入戶走訪“全覆蓋”和重點對象“全畫像”;以“暖心工程”為紐帶,組織未成年社區矯正對象及其親屬開展親子課堂,組織部分在監服刑人員家屬赴南通女子監獄、鎮江監獄開展親情幫教活動,將思想改造延伸到家庭場景,形成“情感共鳴+法治教育”的共振效應。(文 江小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