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退休後只能帶孫子,現在我是社區的‘法律顧問’,這樣的退休生活才有勁兒!”近期,泰州市海陵區京泰路街道泰順社區65歲的退休工人陳傑調解了一起養狗糾紛,還順帶宣傳了《泰州市文明行為條例》。
調解現場
2025年3月,泰州市海陵區司法局升級“法佑銀發”老年人法治志願行動,30名像陳大爺一樣的銀發志願者經專業培訓、考核後,穿上“法治紅馬甲”,化身“法律宣傳員”“矛盾調解員”“安全巡查員”“衛生管理員”,以社區微網格、微商圈為陣地參與基層治理活動。短短兩個多月,已累計開展政策法規宣傳、矛盾糾紛化解、安全巡查走訪等社區治理活動76次,化解糾紛6起,參與居民公約修訂座談會2次,他們不僅讓法律知識“飛入尋常百姓家”,更用行動帶動社區居民、商鋪經營者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成為基層治理中一抹亮眼的“銀發風景”。“以前吵架的鄰居,現在一起學法!”社區書記王俊忠點讚道。
開展普法宣傳
自從成立了助農損害修復基地,幹活的人多了,再加上我們的有機菜貼上了‘法治助農’標簽,菜賣得更好,收入也增加了!”農戶張叔感慨道。
項目建立“積分激勵+助農獎勵”機制,通過基礎分、附加分、扣分等不同的計分規則,激發老年志願者的參與熱情。為了鼓勵老年志願者對基層治理的付出,區司法局在有條件的鎮街打造特殊人群助農損害修復基地,進行有機蔬菜種植,組織特定人群參與農業生産勞動,幫助農戶減輕勞作。損害修復基地産出的農産品作為獎勵發放給每週積分達標的志願者,這樣的雙向聯動機制,既是對特殊群體回歸社會的一種鼓勵,更是一份“助農心意”。目前,項目已發放助農産品1500斤,帶動農戶季度增收35%。
“法佑銀發”項目不僅讓老年人重拾價值感,更讓法治與助農“雙向奔赴”。泰州市海陵區司法局局長陳榮表示:“下一步,我們要讓更多銀發志願者成為鄉村振興的‘法治先鋒’!見證法治與“銀發”創造的無限可能!”(文/圖 朱熙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