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拍攝及製作:陳超然
國際在線江蘇報道(記者 楊心怡):“有時候,我們只有六個雞蛋。它們看起來微不足道,卻能在悄然間構築起一份更有希望的未來。”6月12日,在江蘇民間友好大會暨江蘇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70週年紀念活動現場,美國“鼓嶺之友”召集人穆言靈向與會來賓分享了“六個雞蛋”的故事。
1988年,穆言靈一家來到南京生活,熱愛中國文化的他們給兩個孩子取名為“愛江”“愛蘇”。“八十年代末的一個週末,我們到南京郊外的一個小村莊,在那兒看到一座小教堂。看門人很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教堂是泥土地,配著簡單的木凳。他邀請我們留下吃午飯,併為我們每人端上一碗熱水,水裏有六個煮雞蛋。他們將食物毫無保留地與我們分享,這頓飯成了我們早年在中國最難忘的一頓——因為它代表了無比珍貴的心意。”
“友誼來源於日常的善意和樂於分享的心。”作為“鼓嶺之友”召集人,穆言靈不僅在大會中用“六個雞蛋”的故事分享這一觀點,還在後續採訪中以“鼓嶺故事”為例,講述微小之舉的強大力量。
2015年,在穆言靈和丈夫彼得退休前的兩年,開始研究福建福州附近的一個山中小鎮——鼓嶺,那裏曾經是一個開放而友好的國際社區。
“我們家也與鼓嶺有著聯繫。2015年,我和彼得決定開始研究這個小鎮和它的歷史。”穆言靈回憶道,“當年,來自中國和國外的家庭在鼓嶺共度夏日時光。他們行走在同一條山徑上,共飲一井清泉,孩子們一同長大。外國醫生為當地百姓開設診所,教師則為孩子們授課;當地居民則為社區裏的國際友人建造房屋、提供食物。這些並非宏大的政治姿態,而是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善意與合作,而正是這些微小之舉,凝聚了強大的力量。”
穆言靈認為:“在當今複雜的世界,‘鼓嶺精神’提供了一種稀缺而珍貴的力量——一種建立在理解、尊重、和平與友愛之上的友誼典範。我們可以傳承這個故事,為我們的年輕人創造更多相遇、共同學習和創造的機會,讓他們將彼此視為同舟共濟的夥伴。”
“鼓嶺故事表明,持久和平始於友誼。而友誼則始於一個簡單的舉動:傾聽、關心、共享一餐飯,或共同種下一棵樹。”穆言靈期望道,“如果我們讓‘鼓嶺精神’生生不息,我們便是在播撒希望之種。不僅為我們兩國,也為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