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公安構建矛盾糾紛化解調處新格局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6-25 14:59:46

  在南通如皋市江安鎮新建村,村民李某站在修繕一新的屋檐下,握著社區民警孫磊的手連聲道謝。這個溫暖場景背後,是如皋市公安局創新實踐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正在發揮實效。2025年以來,該局累計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7萬餘起,化解率攀升至98.93%,實現村居存量矛盾糾紛數量、訴訟案件量“雙下降”,走出了一條具有縣域特色的基層治理新路徑。

  三支隊伍密織調解網絡

  2025年2月,某公司承接了江安鎮新建村農田灌溉系統生態化改造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造成村民李某家圍墻、屋面受損。李某因賠償一事,多次與施工方發生糾紛並報警。社區民警孫磊多次調解未果上報派出所領導,江安中心派出所啟動三級調解機制,由鎮專業調解突擊組牽頭,聯合村委會、施工方進行三輪協商,最終在4月初達成和解協議。

  這樣的調解團隊在全市已實現全覆蓋。如皋公安整合市、鎮、村三級資源,建立專業調解突擊組、專家援助精英團和網格調解先鋒隊三支隊伍。在全市各鎮區按照“一村居一團隊”要求,成立由鎮領導、派出所領導、社區民警、駐村輔警、人社局幹部、鎮(村)調解員組成的專業調解突擊組,成為化解一般性矛盾糾紛的中堅力量。2025年以來,已化解重復報警矛盾糾紛341起,化解率達77.32%。

  四級調處實現精準化解

  ‌2024年7月,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派出所社區民警朱駿驊在走訪社區時,張八里村的村幹部向其反映,轄區兩戶村民因為爭搶“巴掌大”的無主地在村裏鬧了幾次。土地糾紛無小事,朱駿驊帶著網格調解員4次上門,從法理情多角度做工作,最終促成雙方在村委會見證下握手言和。

  如皋公安將矛盾糾紛劃分為苗頭性、一般性、重大性和後續矛盾四個等級,對應建立分級處置機制。為確保調解成效持久,該局還建立“實地訪+雲回訪”雙軌跟蹤機制,發動網格、“哨點”人員進行實地走訪交流,公安機關則將傳統電話和視頻回訪結合,深入了解前期化解成效及處置滿意度,防止矛盾反彈回潮。

  三項保障提升調處效能

  在如城中心派出所社區警務室裏,女警范小玲正在查看手機上的微信聊天記錄。螢幕那頭是她長期跟進的家暴警情當事人小美(化名)。這種“線上家訪”模式,是該局創新情感糾紛調解的一個縮影。通過搭建特殊群體關愛數據模型,如皋公安已成功干預9起家暴警情,有效預防了矛盾升級。

  科技賦能成為提升調解質效的重要支撐。該局完善矛盾糾紛排查預警和運行機制,通過最大化資源共享、智慧分析和數據模型搭建,探索建立重大矛盾糾紛預警研判機制,對重點矛盾糾紛和關注人群的相關因素進行智慧分析,及時推送指令信息至相關責任人員。截至目前,基礎管控中心已自主搭建模型4個,下發預警數據13批次。

  如皋公安借力推動全市各部門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從科技、法制、協同等三方面共同發力,不斷提升矛盾糾紛實質化解率。

  在法治保障方面,如皋公安對調解過程中發現的違法行為堅決予以打擊,採取專項治理行動,形成有力法律震懾。該局推動建立多元共治長效機制,將公安專業調解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有機銜接。一方面加強與婦聯、民政、住建等部門的協作聯動,另一方面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志願團體參與基層治理。針對農村群眾法治需求和關心關注的熱點問題,加強土地承包、鄰裡糾紛、婚姻家庭、界址糾紛等涉農法律法規宣傳,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環境。2025年以來累計開展法治進校園、進村居等活動120余場,覆蓋受眾人群3萬餘人。(文 陳園園 陸燕秋)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