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京市浦口區以培育新質生産力為核心,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産業升級,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聚焦新能源、節能環保、智慧農業等新興領域,浦口區不僅實現了資源高效利用和污染減排,更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與高品質發展協同並進的新路徑,為區域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注入強勁動能。
“綠色工廠”成標杆
近年來,浦口區加快構建綠色低碳産業體系,推動能源結構優化和循環經濟升級。作為國家級“綠色工業園區”,浦口經濟開發區規劃和建成光伏發電、化學儲能項目36個,裝機總容量達84.77MW,其中光伏項目預計年發電量6960萬千瓦時,折合標煤8562.89噸,可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6.94萬噸;污水處理廠2024年廢污水處理量1597.09萬噸,中水回用率73.70%;環保産業園工業固體廢棄物利用量26.83萬噸,綜合利用率達88.49%。
浦口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浦口區將持續推廣節能降碳技術,培育更多國家級綠色工廠,推動工業增長與生態保護“雙軌並行”,加速實現經濟社會綠色轉型。
“生態興農”作指引
在浦口區的廣袤農田裏,科技與生態正碰撞出鄉村振興的“智慧火花”。智慧灌溉系統讓每株麥苗喝上“定制餐”,比傳統灌溉方式節水15%;“院士大田”的土壤“吃”上益生菌,小麥增産提質更有保障;循環生態養殖模式不僅減少了化肥用量,還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作為南京農業高品質發展的“排頭兵”,浦口區依託南京國家農創中心等科研平臺,推動數字技術、生態技術與傳統農業深度融合,走出一條“科技強、生態優、效益高”的現代農業之路。
作為國家級數字鄉村試點,浦口區著力打造“農業矽谷”。南京國家農創中心已集聚10個院士團隊,落戶趙春江、沈其榮2家院士工作站,引進和簽約項目500余家,入駐農業科技企業168家,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産力、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智慧力量。
“智慧巡檢”新模式
當傳統環保巡檢還在“用腳丈量”時,浦口區已建成全市首個“生態環境低空監管平臺”,用“智慧”的眼睛進行監管,讓偷排無所遁形。
以“智慧化、集成化、及時化、簡單化”為核心理念,浦口區通過“無人機+AI識別”技術集群構建了“空天地一體化”智慧監管網絡,用來進行水質監測、空氣品質監測、生態監測、固廢巡檢和非現場執法。該監管平臺還創新構建了“智慧+週期+日常”的三維巡檢體系,能夠實現24小時不間斷的環境污染溯源與證據採集,大幅提升應對效率。
接下來,該監管平臺將繼續擴展智慧巡查環境監測數據標準和數據庫共享、生物多樣性保護、夜間噪聲信訪處理等應用場景,最終實現生態環境低空巡檢場景的全覆蓋,推動浦口區生態環境監管治理模式向智慧化、協同化轉型,為高品質發展提供“綠色引擎”。
從“綠色工廠”的低碳轉型到“智慧農業”的生態振興,再到“空天地一體”的智慧監管,在這條綠色發展的新賽道上,浦口正以創新為墨、以生態為卷,書寫綠色轉型發展的時代新篇。(文 浦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