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鹽城東臺市南沈灶鎮的麥田裏,沉甸甸的麥穗隨風搖曳。種糧大戶黃永寶站在田埂上,看著即將豐收的麥田,臉上洋溢著笑容:“有了平安保險托底,我們種地更有底氣了!”中國平安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東臺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産險東臺支公司”)作為系統內率先在鹽城市開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縣支機構,始終堅守服務“三農”初心,以創新業務和完善服務,為鄉村振興注入金融活水。
創新業務體系 織密風險保障網
在政府部門的政策引領下,平安産險東臺支公司構建了“政策性保險+商業保險”的雙重保障體系。公司不僅高品質完成水稻、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作物的政策性保險承保工作,還針對東臺特色農業産業,創新開發了多個商業保險業務。
為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沈灶青椒”量身打造的“辣椒完全成本保險”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該業務將保障範圍從傳統的物化成本擴展到土地流轉費、人工費等全成本,每畝保額最高可達3000元,為4名種植大戶提供了風險保障,在颱風災害中幫助椒農挽回經濟損失10多萬元。
針對優質稻麥産業,公司創新推出“稻麥品質商業保險”,當糧食檢測指標未達到優質標準時,農戶可獲得每噸最高1000元的補償。這一創新舉措,有效解決了農戶在提質增效過程中的後顧之憂。
下沉服務網絡 提升服務溫度
為了讓保險服務更貼近農戶需求,平安産險東臺支公司在3個遴選服務鎮(區)建立了“三農保險服務站”,實現了農業網點全覆蓋。每個鎮區都聘請了專職協保員,3個鎮(區)30個村都配備了村級協保員。加上公司專業的農險服務人員,為農戶提供從投保到理賠的一站式服務。
“以前辦保險要跑鎮上,現在在家門口就能辦,太方便了!”南沈灶鎮蔬菜種植戶周軍對公司的服務讚不絕口。2024年,公司累計開展農險政策宣講會30場,發放宣傳資料2萬多份,確保惠農政策家喻戶曉。
在理賠服務方面,公司建立了“快速理賠綠色通道”,運用無人機查勘、衛星遙感等科技手段,將平均理賠時效縮短至3個工作日,遠快於行業平均水準。遇到災情,公司啟動應急響應機制,一週內完成受災查勘,及時將賠款送到農戶手中。
2024年,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鹽城監管分局的指導下,平安産險東臺支公司從強化消委會組織保障、融入公司經營全流程、嚴抓投訴治理、深化教育宣傳等多點發力,不斷提升各項服務品質和水準,穩步推進保險消保工作取得實效,建立消保工作長效機制。
踐行社會責任 助力鄉村振興
平安産險東臺支公司始終將服務國家戰略作為己任。公司積極參與“保險+期貨”試點,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價格風險保障;開展“防災減損”行動,邀請農技專家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參與鄉村公益事業,向困難農戶捐贈保險保障。
“作為金融機構,我們不僅要做好風險保障,更要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公司負責人賁康健表示。2025年,公司計劃進一步擴大保障範圍,試點“價格指數保險”和“家庭農場綜合險”,同時運用區塊鏈等技術提升服務效率。
從風險保障到産業賦能,平安産險東臺支公司用實際行動詮釋著保險業服務“三農”的責任與擔當。在廣袤的東臺大地上,一幅金融助力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文 韓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