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皖兩地山水相連、人文相親,經濟相融。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與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兩地緊鄰,人員流動很頻繁,這給社區矯正監管工作提出了新挑戰。自2021年以來,宿遷市泗洪縣司法局就與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司法局多次“攜手”,雙方就社區矯正對象活動範圍審批、異地矯正協管、應急處置、信息共享等工作實行跨區協助,相互監管,有效解決了跨省接邊地區社區矯正“銜接難”“執行難”問題,有力提升了接邊地區社會治理效能。
強化機制聯建,夯實跨省合作基礎,基於省際邊界社區矯正實際,聯合明光市司法局共同簽訂《蘇(泗洪)皖(明光)接邊地區一體化發展社區矯正工作協議書》,出臺《蘇(泗洪)皖(明光)接邊地區社區矯正工作協作暫行辦法》,奠定“跨省合作”的基礎。《辦法》就矯正對象異地協管、異地矯正、協查共享機制、聯席會議等作出了具體化的規定。跨區域協作機制的建立和實施,有助於推動跨區域社區矯正教育監管常態化、規範化、精細化,共同推動跨省接邊區域社區矯正工作共建共治共享,方便涉企、涉農社區矯正對象從事正常生産經營活動,讓社區矯正對象“出得去”也“管得住”。自雙方協管以來,已20余次合作協管,相互協管的社區矯正對象無違法行為及脫管漏管現象發生。
推進接地聯動,凝聚矯正監管合力。兩地以符合法律法規為前提,從規範、合理、方便的角度出發,根據情況簡化社區矯正對象日常監管手續,推進銜接前置,矯正對象需要請假在對方區域內活動的,請假手續審批前與對方矯正機關商請,協助做好相應的監管措施,對方矯正管理機關發現該矯正對象有違規違法、脫離監管等情況應當立即通報並協助處理。經科學評估及兩地矯正機構審批可以將社區矯正對象的居住地活動範圍增擴到相應的接邊地區,雙方根據社區矯正對象居住地、生活地以及工作單位合理化安排,確定社區矯正執行地,減少矯正對象頻繁請假、申請居住地變更的重復過程。
優化協管程式,提升刑罰執行質效,建立協管聯絡機制,泗洪、明光兩地司法局、檢察院各明確一名聯絡員,負責收集協管工作信息以及建立協管臺賬資料,確保兩地四部門信息渠道暢通無阻。每季度末召開聯席工作會議,對各方執法工作進行通報,共享社區矯正對象動態信息,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任務和協作事項。協管中堅持委託方為主,受託方為輔,被委託方主要負責集中學習、公益活動、實地走訪等事項,各方職責明確、配合有序。各方建立應急處置聯動機制,一旦發生社區矯正對象脫漏管等突發事件,即可迅速聯動,協助處置。強化檢察監督,對於協管程式不合規、發生脫漏管等情形的,及時給予糾正,同時強化責任追究,協管中司、檢工作人員有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違法違紀行為的,建議有關部門給予紀律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文 孫悅 孫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