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踐行社會治理現代化理念,泰州市海陵區司法局以“法治引領、人文關懷、多方協同”為核心,在特殊人群幫扶領域深耕創新。通過搭建助農修復平臺、深化心理服務、強化部門聯動等舉措,助力特殊人群重塑人生、融入社會,為構建和諧家園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田間地頭築希望:助農修復基地讓“新生”紮根鄉土
針對社區矯正對象、安置幫教對象、後續照管對象等特殊群體,海陵區司法局因地制宜,在蘇陳鎮開闢助農損害修復基地。依託當地豐富的農業資源,開設種植技術、果園管理、農産品加工等實用課程,組織部分特殊群體人員參與田間勞作與生産實踐。在泥土芬芳中,他們重拾社會價值感,培養責任意識與勞動習慣,通過“田園修復”模式回歸自然、彌合社會關係。截至目前,基地已開展三期技能培訓,累計幫助130余人次參與勞動實踐。這一模式既實現了“懲戒與幫扶並重”的幫教目標,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生力量。
心靈之橋連親情:心理服務點亮特殊人群的家庭燈火
聚焦特殊人群及其家屬的心理需求,海陵區司法局攜手泰州市心理協會專家團隊,深入監獄開展服刑人員家庭心理調研,啟動“服刑人員家庭心理支持計劃”。通過拍攝親屬寄語視頻、傳遞家書、與服刑人員面對面溝通等方式,搭建起跨越高墻的情感橋梁。特別關注服刑人員的未成年子女,提供心理疏導、學業幫扶及成長陪伴服務,讓5名孩子走出心理陰霾,重拾生活信心。例如在“家書傳情”項目中,一名服刑人員在讀到孩子真摯來信後深受觸動,積極改造獲評“改造積極分子”,實現了個人與家庭的雙向蛻變。
多方合力解難題:協同機制破解特殊人群家庭困局
海陵區司法局聯合婦聯、人社、民政、村(居)等部門,構建“情感疏導+生活幫扶+矛盾調解”協同機制。婦聯發揮女性關懷優勢,開展家庭關係修復講座;人社、民政組織開展創業、就業與指導;村(居)協助落實跟蹤回訪與生活幫扶。通過聯合走訪摸排需求、共同商議調解方案、協同跟蹤回訪,成功化解3起家庭矛盾,涉及婚姻危機、親子關係斷裂、經濟糾紛等難題。例如,一名社區矯正對象因家庭矛盾瀕臨二次犯罪邊緣,經多部門聯動調解,不僅修復了家庭關係,還協調落實臨時救助金,及時化解風險隱患。
2025年以來,泰州市海陵區司法局的幫扶體系已惠及千余人,再犯罪率下降7%,家庭矛盾化解率達90%,社會滿意度顯著提升。未來,區司法局將持續優化“助農修復+心理支持+部門聯動”三位一體模式,拓展幫扶覆蓋面,深化數字化管理平臺建設,推動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為特殊人群鋪就溫暖回歸路,為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司法智慧。(文 江小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