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迷途者”遇見“歸航人”南京市江寧區檢察院創新幫教模式點亮涉罪少年“希望之光”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30 14:54:03

  “一年前的我和現在的你們一樣沮喪,是檢察官的不斷鼓勵,讓我重拾信心,燃起生活的希望。”近日,在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一場特殊的“對話”正在進行。

  8名涉罪未成年人圍坐一起,神情專注地聆聽著兩位“歸航人”的分享。當親眼見證曾經同樣迷茫的同齡人已在人生新軌道上綻放光芒時,這些一度對未來感到無望的少年,眼含熱淚,內心深處希望的種子被重新激活。

  分享者之一的小熊,聲音略帶顫抖,將思緒拉回兩年前。他曾因一時叛逆和衝動誤入歧途。“是檢察官和司法社工的幫助,讓我沒有放棄自己。”在接受幫教後,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熱愛的美發事業中。短短半年,他從學徒成長為技術總監,他驕傲地向大家展示手機裏的一張照片,上面是他第一次獨立為客人完成燙染發造型的場景。照片裏,身穿黑色工作服的小熊,笑容比身後“優秀員工”的錦旗還要耀眼。

  另一位分享者小李則略顯靦腆。他曾參與拉車門盜竊,被抓後心灰意冷。案件移送到檢察院後,檢察官與司法社工了解到他從小缺少父母關愛,便為他量身定制了親子關係修復計劃。在親情的溫暖與法律的護航下,小李重燃鬥志,發奮學習,去年成功被一所高校錄取。當他鄭重地展示出錄取通知書時,現場響起了持續的掌聲。

  如果説“歸航人”的故事是溫暖的引航燈,那麼司法社工徐燕老師帶來的“震撼一課”則是“一劑猛藥”。徐燕老師現場播放了一段網絡視頻:鐵窗裏,與少年同齡的在押人員面無表情,機械地重復著折疊紙盒的動作。“如果繼續逃避,拒絕改變,可能這就是你們未來的日常。”畫面戛然而止,室內一片寂靜,只聽得見彼此的呼吸聲。

  強烈的視覺衝擊帶來了深刻的內心觸動。此前一直有些散漫的小王,不自覺地坐直了身體。在隨後的“人生盲盒”互動環節,他抽中了“十年後的你”這張紙條。這個曾因打架鬥毆被處罰的少年沉默良久,最終紅著眼眶説:“我想開一個燒烤店,讓爸媽不用再淩晨起來擺攤。”

  活動最觸動人心的環節,是在一場引導式冥想中到來的。拉上窗簾,燈光漸暗,徐燕老師輕聲引導少年們閉上眼睛,想像自己穿越到五年後,與那個“更好的自己”相遇。

  17歲的小張突然淚流滿面。在冥想中,他“看見”自己穿著機械維修師的工作服,正在一絲不茍地檢修電梯。“我師傅總誇我有天賦……”睜開眼後,他迫不及待地向社工老師詢問職業技能培訓的報名方式。而之前總把“混一天是一天”挂在嘴邊的一名少年,也第一次鄭重地記下了兩位“歸航人”的聯繫方式。

  “這些孩子需要的不是空洞的説教,而是真實可感的力量。”全程參與活動的檢察官侯淑雲感慨道,“當他們親眼看見‘另一個自己’可以生活得豐富多彩時,改變的種子就已經在心裏種下了。”

  據悉,南京市江寧區檢察院近年來著力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導+法治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志願服務”有機融合的“五位一體”幫教新模式,已成功幫助近200名涉罪未成年人回歸正途。下一步,該院將啟動“成長導師計劃”,邀請更多像小熊、小李這樣的“歸航人”加入,用更多真實故事,為迷途的人生點亮歸航的燈塔。(文 陳琳 李忱欣)

編輯:陳小雨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