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江蘇省重大題材文藝創作重點扶持項目——大型魔幻雜技劇《尋夢出海記——大海小海》(以下簡稱《尋夢出海記》),將於8月8日至12日在南京紫金大劇院連演9場。截至8月1日,9場門票已售罄。該劇未演已熱現象凸顯觀眾對作品的高度期待,標誌著近期綠茵場蘇超火爆後舞臺“劇超”跟進的態勢。
《尋夢出海記》劇照
在演出市場風雲變幻、行業面臨諸多挑戰的當下,一部優秀劇目的橫空出世,往往能如同一顆璀璨星辰,劃破沉寂的夜空,為整個行業注入新的活力。
《尋夢出海記》在南京連演,客觀上是對該劇市場影響力及文旅融合模式的一次有力檢驗。在文化消費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觀眾對於演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尋夢出海記》順應了這一市場需求,通過文旅融合的創新模式,為觀眾帶來了一場集藝術欣賞、文化體驗、旅遊消費于一體的綜合盛宴。
《尋夢出海記》劇照
回望《尋夢出海記》的誕生過程,背後是南通少年雜技團多年來深耕細作的堅守與付出。作為全國首部兒童魔幻雜技劇,創作團隊深入如東沿海地區,將漁民生活點滴、海洋神秘傳説融入劇情,讓劇作充滿地域特色。演員們刻苦訓練,以高水準技藝呈現出精彩的舞臺效果。
主創介紹,該劇以如東沿海漁民故事為藍本,緊扣海洋生態保護主題,講述海邊少年小海為拯救海洋生靈勇敢追夢的故事。全劇通過“序幕”及“海邊尋父”“海洋朋友”“死亡冥海”“歸航”四幕戲,以驚險雜技動作演繹成長,借助光影、音效及多媒體技術,讓觀眾沉浸式感受海洋魅力,同時傳遞環保理念。
《尋夢出海記》已在南通獻演5場,更在國際舞臺綻放光彩。經中國駐墨西哥大使館推薦,亮相墨西哥“2025中國新春特別節目”,當地觀眾被精彩表演和中國海洋文化吸引,加強了中墨文化交流。歸國後,團隊對表演技巧及敘事結構進行了精心打磨和調整,提升藝術水準。
該劇在競爭激烈的演出市場中脫穎而出,體現了南通少年雜技團與南京極具影響力的品牌策劃公司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文旅融合之舉,形成“藝術創作——品牌推廣——旅遊引流”的閉環生態。策劃團隊將雜技劇的藝術內核與如東的地域文化、海洋旅遊資源進行有機串聯,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文旅産品矩陣。
在演出運作機制中,南通少年雜技團聯合策劃團隊與多家旅行社、酒店達成戰略合作,推出“觀劇+旅遊+住宿”套餐。遊客購買套餐後,不僅享受到一流的酒店服務,還為旅遊行程增加了內容、增加了體驗、增加了亮點。這種模式受到市場熱捧,許多家庭將其作為暑期親子遊的首選擇。
從藝術的角度看,《尋夢出海記》首先是沒有生硬的技巧堆砌,倒有傳統雜技被解構重組,化作劇情的元素,每一個高難度動作,都精準詮釋角色成長,讓肢體語言訴説勇氣與信念。
其次是魔術如何演繹生態危機充滿懸念。在“黑色冥海”,變裝術讓海祥生物瞬間異化,逃脫木演繹絕境求生;歸航時刻,魔術變人術與滑稽戲碰撞,萌趣海洋精靈驚喜現身,用奇幻魔法傳遞生命的靈動與希望。
再就是非遺與現代藝術的交匯。如東“跳馬伕”祈福儀式為小海壯行,鏗鏘舞步點燃少年的船長夢;情景舞蹈與現代舞創意編排,或柔美如魚群遊弋,或激昂如風暴驟起,用舞姿勾勒角色內心的波瀾。
南京商業圈的《尋夢出海記》海報
毋庸置疑,《尋夢出海記》是一場情感與萌趣的雙重暴擊。演員以沉浸式錶演喚醒角色靈魂,細膩刻畫父子深情;當滑稽戲遇上儒艮、鸚鵡螺,誇張的肢體與靈動的神態,讓瀕危生物化身萌態可掬的精靈,在歡笑中傳遞生態守護的深意。
相信隨著《尋夢出海記》在南京的精彩上演,其文旅融合的成功經驗將為更多地區提供借鑒。該劇不僅讓人們感受到雜技藝術的獨特魅力,更展現了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的無限可能,為推動我國文旅産業的高品質發展貢獻積極力量。(文 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