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下午,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外國學子走近泰州篆刻,對話非遺大師許建民。此次活動是“鳳城拾‘遺’”留學生暑期社會實踐系列活動第三站,走進非遺大師許建民篆刻工作室。來自7個國家的12名留學生,在一方印石間感受“方寸天地”裏的中國千年文脈。
現場講解
“刀起刀落,線條就有了脊梁。”許建民以一方“鳳城雅韻”肖形印示範,從選石、勒稿到衝刀、切刀,僅用五分鐘便讓一隻昂首的鳳凰躍然于青田石之上。留學生們圍成一圈,不時發出驚嘆。孟加拉學生MD Arafat第一次握起篆刻刀,在許老師手把手指導下完成篆書“泰”字印,他興奮地向鏡頭展示:“我把‘泰’字帶回達卡,也把平安和美好帶回家!”
現場互動教授方法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漢字密碼”互動環節。許建民講述印章在古代作為“通關憑證”的歷史,引得印尼學生林美玲直呼:“原來印章也曾是古代世界的‘護照’。”
合影留存
活動中,許建民把完成的篆書“泰”字印製卷幀上,贈送給留學生們。
據了解,“鳳城拾‘遺’”系列活動已邀請留學生體驗溱潼會船、泰州盆景等非遺項目。下一步將組織外籍青年參與非遺研學課程,讓更多“洋面孔”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文/圖 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