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無錫江陰市聚焦青少年法治教育痛點難點,創新推出“第二課堂、趣味課堂、智慧課堂”三維聯動模式,通過多元化宣傳載體與沉浸式教育場景,讓法治精神浸潤青少年成長之路,有效提升全市青少年法治素養。
延伸“第二課堂” 搭建實踐育人平臺
“這裡是實現司法正義的神聖場所,請保持肅靜。”在江陰市人民法院,一場真實案件正在審理。來自夏港街道普惠苑社區的孩子們,全程旁聽真實案件審理。孩子們零距離觀摩了以庭審為中心的訴訟過程,知曉了訴訟中法官、檢察官、律師等角色承擔的工作職責。莊嚴肅穆的法庭氛圍讓孩子們既感受到法律的威嚴,更收穫了法律知識,進一步提升了法治意識。這是江陰延伸“第二課堂”的生動實踐。
該市整合多部門力量,組建由法治副校長、“八五”普法宣講團、“法律明白人”組成的專業隊伍,深入學校、村(社區)開展法治講座、知識競賽等活動。同時,依託法治宣傳教育中心、禁毒教育基地等陣地,打造沉浸式普法場景,讓青少年在參觀學習中潛移默化樹立“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
組織同學研究劇本推理現場
打造“趣味課堂” 激活主動學習熱情
“扮演班長時,我需要根據同學的證詞分析作案動機,原來法律推理這麼考驗觀察力!”參加完沉浸式劇本殺活動的初一學生小周興奮地説。江陰將法律知識融入流行的“劇本殺”形式,根據司法實踐中未成年人涉及的常見罪名和易觸法的領域精心設計劇本,讓未成年人化身“主角”,通過蒐證、推理、線索整合等環節還原案件真相,在燒腦推理中學習法律知識,在角色扮演中築牢法律意識。
趣味普法活動現場
此外,法治飛行棋、扭蛋機、法碼迷陣等互動遊戲的引入,徹底改變了傳統普法的枯燥感。在“法護青春・護航成長”法治嘉年華活動中,孩子們通過投擲骰子在飛行棋棋盤上前進,回答不同格子裏的法律問題,轉動扭蛋機就能獲得印有法律知識的彩蛋卡片。這些趣味載體讓青少年在玩樂中築牢法律防線,自我保護能力顯著提升。
創新“智慧課堂” 拓展普法覆蓋維度
“大家好,我是江陰未檢檢察官AI數字人,我要為大家送上一份假期安全錦囊……”點開江陰檢察公眾號,三維數字形象“法治小主播”正通過語音互動解讀法律條文。這是該市運用科技賦能法治教育的創新舉措。
江陰未檢檢察官AI數字人“法治小主播”
依託“司小豚説法”系列普法動漫,江陰已製作《聊聊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那些事》等多部主題動畫,將晦澀法條轉化為生動故事。這些內容通過學校公眾號、社區電子屏等渠道精準推送,讓青少年利用碎片時間輕鬆學法,法治教育實現從“單向輸出”到“雙向互動”的跨越。
江陰“司小豚説法”普法動漫
如今,江陰市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已形成“實踐+趣味+科技”的特色體系,法治精神正轉化為青少年的行為自覺,為培養新時代法治公民奠定堅實基礎。(文/圖 張永明 查夏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