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不到1萬隻的仙八色鶇定居浦口 老山深處有“仙女”
黑鳶
仙八色鶇
黑冠鵑隼
8月14日清晨6點,南京觀鳥協會的5名志願者,帶望遠鏡和長焦相機藏身老山密林深處,耐心等待珍稀夏候鳥的出現。不一會,一隻身披“炫彩霓裳”的小鳥穿梭于樹榦間。“仙八色鶇!”眾人異口同聲,旋即按下快門。
仙八色鶇因其羽毛擁有八種絢麗色彩而被譽為“鳥中仙女”,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全球數量不足1萬隻。這一珍稀物種,已連續6年來老山“避暑”。選擇這裡,因為老山是一個吃喝不愁、安居無憂的“驛站”。相關負責人介紹,老山核心區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有豐富的植被能提供築巢的場所,昆蟲、果實、種子等也很豐富,能滿足成鳥和雛鳥的需求。另外,浦口臨江枕河,周邊豐富的水系也能提供飲水和洗澡的地方。
正因為此,從每年5月開始,來老山築巢繁殖的候鳥越來越多,2024年約為2萬隻,一般7—8月迎來遷徙和繁育的高峰期。志願者們觀測到的這只仙八色鶇,就在老山的崖壁上哺育後代。
夏季候鳥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要求極為苛刻,尤其是在繁殖期,任何驚擾都可能導致棄巢。為留住這些“匆匆過客”,老山景區成立生態保護與發展促進中心對繁殖區域實施重點保護,增設紅外監測設備,劃定禁入區域,避免人為干擾。2025年5月19日,南京市首個森林生態系統觀測站——老山森林生物多樣性觀測站正式啟用,目前已安裝了5台聲紋檢測儀、20個紅外相機、3個視頻監控設備和1台無人機,能對老山生物多樣性開展長期監測。
遠道而來的“客人”,不僅僅是仙八色鶇。近年來,黑冠鵑隼、紅角鸮、白喉林鹟等多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老山築巢繁殖。近日,觀鳥愛好者與專家組成調查組,在老山國家森林公園開展黑鳶(老鷹)數量統計,僅僅3小時就觀測到76隻。南京市生態環境局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5年,黑鳶巢穴從23處增至58處,幼鳥存活率從52%提升至71%,棲息地已擴展至老山、紫金山等12個片區。老山區域的黑鳶數量多時可達400隻,種群規模在全國名列前茅。
2024年觀測數據顯示,老山記錄鳥類已達156種,較2022年新增20種,其中包括10種國家級保護物種。浦口區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老山正在打造“生態島”試驗區,建成後預期將新增觀測物種30種以上,指示生物類群生命力指數提升5%以上,生態系統生産總值提升5%以上,重點物種保護率達到100%。未來的城市綠肺,將成為長三角地區本土動植物的“天然基因庫”。(新華日報 記者 盛文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