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穿越時光的“飛鳥剪影”
來源:新華社  |  2025-08-20 09:47:04

  原標題:世界攝影日|重讀那些穿越時光的“飛鳥剪影”

  8月19日是世界攝影日。1839年的這一天,法國人路易斯・達蓋爾將銀版攝影法列為公共産權,攝影術由此誕生。自那以後,攝影便成為人類記錄世界的重要方式。

  在攝影的長河裏,鳥類始終是最受追捧的題材之一。早在1959年,新華社記者就拍攝到了珍貴的鳥類影像——成群候鳥掠過天空,穿越時光的畫面至今依然動人,見證著人與自然的長久陪伴。

  愛拍鳥的攝影人不在少數。在中國,有一處堪稱攝影人“神仙地”的拍鳥秘境,它就是黃海之濱的鹽城。

  鹽城坐擁廣袤灘塗與遼闊濕地,良好的生態環境讓這裡成為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每年,百萬隻候鳥在此棲息、停歇:丹頂鶴的優雅、勺嘴鷸的靈動、黑臉琵鷺的獨特、東方白鸛的挺拔…… 一個個鮮活身影,為天空與濕地暈染出詩意底色。

  如果你想近距離拍鳥,這幾處地方不容錯過:

  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與飛鳥共享棲息;

那些穿越時光的“飛鳥剪影”

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獸和諧共處。新華社發(孫華金攝)

  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以看到鶴舞東方的經典畫面;

那些穿越時光的“飛鳥剪影”

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東亞-澳大利西亞”數百萬候鳥遷徙途中的停歇地、繁殖地和越冬地。2015年12月15日,丹頂鶴齊聲“歌唱”。新華社發(陳國遠攝)

那些穿越時光的“飛鳥剪影”

2024年12月4日,拍攝于江蘇鹽城濕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一群亭亭仙鶴在翩翩起舞。新華社發(陳國遠攝)

  條子泥濕地,世界級的灘塗奇觀,是勺嘴鷸的重要停歇地。

那些穿越時光的“飛鳥剪影”

鹽城東臺條子泥濕地景色(合成照片)。新華社發(楊國美攝)

  鹽城不僅是攝影人的樂園,更是候鳥遷徙的關鍵驛站。它位於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飛路線中段,為數百萬候鳥提供著休憩與補給的港灣。飛鳥的翅膀,正是從這裡銜接著南北兩端的天空。

  鹽城對生態保護格外用心。黃海濕地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遺産,鹽城也躋身首批“國際濕地城市”之列。一個個保護區與濕地公園的建成,既讓鳥類得以安心棲息,也讓攝影人能在鏡頭裏定格更多自由飛翔的身影。

  在這個世界攝影日,讓我們在那些帶著歲月溫度的新華社影像裏,尋覓飛鳥掠過天際的痕跡;更可以用今天的鏡頭繼續記錄飛翔的瞬間,也記錄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希望。

編輯:李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