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泰州市農業開發區紅旗大道與東南環路交叉口北側的泰州現代園藝科技産業園,作為國家數字農業創新應用基地,憑藉21萬平方米“雲棚”(相當於20多個足球場大小)的智慧種植與“花棲雲裏”農文旅項目,實現産業與文旅雙向賦能,年均帶動8萬人次遊客打卡,還讓附近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
航拍雲棚
這座“雲棚”是蘇中園藝公司自主研發的亞洲單體面積最大、集成度最高的溫室大棚工廠化生産示範基地,全面搭載全場景分佈式5G智慧數字農業集成系統,集成最先進的現代農業裝備與生態綠色高效栽培技術。針對花卉小苗生長需求,基地設計自動灌溉打水機,重點培育紅掌、粉掌、白掌等品種,每年花卉銷售量達300萬盆,科技賦能讓花卉生産高效且穩定。
在做強花卉産業基礎上,産業園運營的“花棲雲裏”農文旅項目同樣亮眼。該項目布展面積7300平方米,以中國花文化為核心切入點,融合智慧農業、花文化歷史藝術、互動體驗與生態觀光,打造多元化體驗場景——既有全國首家花文化主題展館(3800平方米花文化·現代園藝科普展示館),系統介紹花文化歷史;也有生態循環展示區、花卉産業示範區,以及900平方米“一方庭院·花·書·茶”旅遊商品展示中心及配套設施。
展館研學
項目聚焦親子家庭、學生團隊等群體,開發科普研學課程,打造沉浸式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不僅獲評全市科普教育基地研學遊線路,更上榜江蘇省文旅廳“文旅消費熱門新場景”,年均吸引遊客8萬人次。此外,基地還改造部分溫室大棚,利用高科技種植水果黃瓜、串收番茄等果蔬,開闢採摘區;通過魚菜共生循環系統實現“養魚不換水、種菜不施肥”,年産活魚5000公斤、蔬菜3500公斤,養殖的羅非魚直供生鮮超市與酒店,豐富遊客體驗的同時拓展産業價值。
研學現場
親子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産業園的發展還帶動周邊民生改善,越來越多當地農民從傳統農戶轉變為産業工人,在家門口實現穩定就業,真正實現“産業興、百姓富、文旅火”的多重效益。(文/圖 姚楓 陳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