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音樂劇《音符密碼》首演
來源:南京日報  |  2025-09-04 16:34:41

  原標題:譜寫隱蔽戰線的青春之歌 原創音樂劇《音符密碼》首演

原創音樂劇《音符密碼》首演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04162807

9月3日,原創音樂劇《音符密碼》在南京雨花劇院首演。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董家訓 攝

  “就算我們的理想被冬雪覆蓋,它的光芒永遠不會褪色;就算苦難在譜線上凝結冰霜,這旋律會讓它融化成詩行……”9月3日晚,江蘇藝術基金2025年度大型舞臺劇資助項目、原創音樂劇《音符密碼》在南京雨花劇院首演。

  《音符密碼》的背景設置在1940年—1941年,該劇塑造了一位身負使命、兼具才情與膽識的地下工作者形象。女主人公淩皎以“親日鋼琴家”的身份為偽裝,將五線譜化為傳遞情報的密碼,將演奏現場變為沒有硝煙的戰場。與她命運緊密交織的作曲係學生梁明益、青年作曲家魏敞,同樣以音符銘刻戰爭傷痕、以藝術尋求救贖之路,三人共同譜寫了一曲跨越時空的青春之歌。

  《音符密碼》將抗戰主題與當代音樂劇的審美表達相融合,實現主旋律題材的青春化表達。

  一段用旋律暗戰的紅色往事,一首冰霜之下依然熾熱的詩。“這是一部具有浪漫色彩的音樂劇,在‘意’和‘實’之間追求平衡,用音樂去訴説故事、呈現人物,同時在舞臺上不做多餘的布景,把更多的空間讓給演員,從而讓觀眾跟隨他們的步伐更好地沉浸到劇情中。”該劇藝術總監錢態説。

  在音樂方面,該劇主題曲《故園》融入鮮明的五聲調式色彩,旋律深情而凝重,抒發了淩皎對故園的眷戀,以及青年藝術家的精神追求。而在刻畫諜戰情節部分,則創造性運用“托卡塔”體裁,以緊湊的節奏與復調織體模擬電報聲波,強化戲劇張力,再現情報傳遞的驚心動魄。

  該劇舞美設計別具匠心,通過虛實結合的手法,聚焦淩皎家、梁明益家和中華大戲院三大主場景,運用移動條屏實現時空切換。特別設計的音符造型燈球隨情節起伏升降明滅,既點亮舞臺視覺,又隱喻音樂之中蘊藏的希望與力量,增加浪漫主義色彩。同時,雨花臺、南京城墻、太平南路、中山北路等南京地域元素的有機融入,也喚起觀眾對這座城市的歷史記憶與情感共鳴。

  “我覺得音樂劇的切入點很特別,是我以前沒有接觸過的,另一方面,這部劇把時代洪流下的小人物展現得很好,他們的掙扎、努力以及對於理想信念的付出刻畫得十分細緻,整體看下來非常流暢,我要把它推薦給身邊更多朋友。”觀眾薛珂説。

  《音符密碼》由雨花臺區委宣傳部、市文聯、市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出品,市音樂家協會、市歌舞劇院、南京文化藝術中心聯合出品,並得到省國家安全廳指導,由南京雨花劇院與南京市禾語世紀文化演出有限公司聯合製作,市歌舞劇院演出。據悉,首輪演出將持續至9月5日,此後將作為雨花劇院駐場劇目長期演出。(南京日報 記者 魯舒婷)

編輯:李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