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近日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首輪生物多樣性本底調查成果。調查顯示,江蘇物種數更新至9266種,較2024年公佈數據增加424種。
本次調查數據顯示,江蘇生物多樣性呈現總量豐富、類型多樣的特徵。全省陸生維管植物2913種、陸生脊椎動物523種、陸生昆蟲3216種、淡水水生生物2614種。
物種數量持續增加是本次調查最顯著的特點。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尹榮堯介紹,調查期間,全省相繼發現近30種江蘇新紀錄物種。從蘇州市吳中區的毛脈槭到南通市經開區的海邊月見草,從無錫宜興市的凹耳臭蛙到南京市的蕈步甲和亞洲長翼蝠,越來越多的野生動植物選擇在江蘇安家落戶。
此外,珍稀瀕危物種保護成效顯著。調查記錄顯示,江蘇共有179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和141種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中的受威脅物種。令人欣喜的是,一批珍稀瀕危物種種群數量實現穩定增長,分佈範圍呈現擴大態勢。溧陽市首次發現“植物熊貓”獨花蘭的野生種群;“昆蟲界國寶”中華虎鳳蝶從2018年僅調查到幾十隻的瀕危狀態,如今已在南京、鎮江新增多個分佈點。(新華社 記者 秦華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