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皖攜手“養魚”,六個月建成“魚池” 科技引導蕪湖六郎鎮鱖魚苗養殖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9-05 17:07:48

  一期投資3000萬元,六個月建成國內一流的循環水養殖工廠。8月下旬,首期3000平方米智慧化循環水工廠開始投産運營。預計年産優質鱖魚苗(華康2號)2000萬尾,産能較傳統模式提升300%。

  這個驚人的速度與效率,在國內鱖魚苗養殖産業中十分罕見。

  從2025年3月到8月,主導這個項目的安徽金康水産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校軍,吃住在六郎鎮,親率團隊頭頂烈日參與建設廠房、安裝設備,爭分奪秒緊張施工。

蘇皖攜手“養魚”,六個月建成“魚池” 科技引導蕪湖六郎鎮鱖魚苗養殖_fororder_圖片 1

交流會現場

  鱖魚苗(華康2號)研發者,係華中農業大學水産學院博士生導師、鱖魚研究中心主任、國家特色淡水魚産業技術體系鱖營養需求與飼料崗位科學家梁旭方教授及他的團隊。

  9月3日,從武漢到蕪湖,梁旭方教授驅車近6小時、行程460多公里,抵達位於蕪湖灣沚區六郎鎮北陶村的鱖魚苗(華康2號)工廠化養殖基地(以下簡稱“鱖魚苗基地”)。

  20天前,素有“水上慢城生態之鄉”的六郎鎮,榮登“2025安徽鄉鎮綜合競爭力百強”第14位。這裡的營商環境良好,亦是投資興業嚮往的魚米之鄉。正是有這樣的基礎,南京企業家胡校軍今年初決定在六郎鎮建廠“養魚”。

  時間回到六個月前,鱖魚苗基地開工儀式在六郎鎮上馬。依託華中農業大學鱖魚研究中心興建的該項目,由梁旭方教授團隊引路,上市公司金埔園林及社會資本共同投資建設,總規劃投資1億元,標誌著六郎鎮水産養殖業正式邁入“科技化、鏈條化、綠色化”發展新階段。

  灣沚區委、區政府以及六郎鎮黨委、政府全力支持皖蘇民營企業興建鱖魚苗基地,協調各方力量為項目提供精準服務。僅僅過去六個月,一座現代化辦公區、智慧化車間、園林化廠區,以火箭般的速度建設完成。

  對六郎鎮而言,“華康2號”也屬農業高新科技産業,是當地“科技強農、三産融合、生態優先”戰略的實踐。

蘇皖攜手“養魚”,六個月建成“魚池” 科技引導蕪湖六郎鎮鱖魚苗養殖_fororder_圖片 2

鱖魚苗基地車間

  梁旭方介紹,翹嘴鱖“華康2號”是以飼料養殖的生長速度為主要目標性狀來選育的,與普通翹嘴鱖相比,在飼料養殖方面表現出非常顯著的優勢。首先,“華康2號”在飼料養殖條件下,生長速度更快,比普通翹嘴鱖平均提高了15.74%至21.48%。其次,“華康2號”在飼料利用方面也表現優異,餌料系數低至1.3以下,明顯低於普通翹嘴鱖。

  梁旭方認為,“華康2號”的誕生對産業的發展意義很大,它代表了中國在水産新品種選育方面的一項重要突破。“華康2號”通過四代選育,成功培育出在飼料養殖條件下表現優異的新品種,這種創新不僅提高了魚類的生長速度,還優化了飼料轉化效率,使得養殖更加經濟高效。

  此外,“華康2號”的誕生也推動了水産養殖技術的進步,這些技術進步有助於推動整個水産行業向現代化、集約化方向發展。特別是在環境友好型養殖模式和育種技術方面,“華康2號”的應用為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杆。這一新品種的推廣應用,將對提升中國水産養殖業的國際競爭力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當天下午4時許,蕪湖市灣沚區副區長何健、蕪湖市灣沚區六郎鎮黨委書記許小兵、蕪湖市灣沚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峰、蕪湖市灣沚區鄉村振興招商中心主任高青海等領導,再次來到廠區與梁旭方教授、胡校軍董事長交流。

蘇皖攜手“養魚”,六個月建成“魚池” 科技引導蕪湖六郎鎮鱖魚苗養殖_fororder_圖片 3

品嘗鱖魚衍生産品

  賓主雙方座談交流中,胡校軍介紹:“該項目能快速推進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六郎鎮高度重視為企業服務工作,成立了由鎮招商辦、農辦、自規所、北陶村等部門組成的工作專班,已為企業協調解決了供電、供氣等方面的問題,確保能高標準、高效率地保障項目建設。”

  胡校軍還算了一筆賬,目前馴化車間養殖的翹嘴鱖“華康二號”魚苗共計50萬尾,“住”滿一個月後,就將從這裡“遊”向全國各地。到今年年底,可馴化魚苗400萬尾,總産值可達3200萬元。

  蕪湖市灣沚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王峰代表政府職能部門表示,他們將一如既往地對前來參與當地經濟建設的企業做好服務,促進企業穩步發展。

  作為蕪湖“新市民”的胡校軍動情地説:“從事業上講,六郎鎮是我的第二故鄉,我願意在這裡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地把事業幹好,把家鄉建設好。我們的魚苗將魚躍祖國大地,為現代化科技農業、鄉村振興助力。”(文/圖 梁平 范素麗  楊蘇徽)

編輯:高一芳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