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整治後的小區周邊環境煥然一新,綠化帶也重新增設了,每天我和家人來這裡,沿著運河邊散散步,很舒適。”淮安清江浦區清浦街道運河上城小區居民楊娟開心地説。幾年前,該小區周邊與天津路大橋東側地塊還是一片“臟亂差”,生活垃圾亂堆放和違規建築嚴重影響市容市貌和居民的生活品質。
整治完成後的前進小區東側地塊
近年來,清浦街道堅持問題導向,結合轄區實際情況和規劃需要,通過精準施策、長效管理,聯合住建、交通、城管等部門將問題區域統一整理、重新佈局,逐步實現從“臟亂差”到“潔凈美”的華麗蝶變,全力以赴打造乾淨有序的城市公共空間。
為全面精準掌握轄區地塊的關鍵信息和歷史問題,清浦街道組建集中整治工作小組深入一線,開展實地調研,通過召開地頭會、入戶走訪等方式與群眾建立良好溝通渠道,具體了解地塊情況。為推動整治工作制度化、長效化,該街道聚焦低效用地盤活、涉農地塊規範、渣土堆放清理等重點任務,定期開展推進會;堅持“一地一策”,聯合有關部門合力攻堅城市公共空間治理“老大難”問題。
整治完成後的水沐和瑞府南苑地塊
此外,街道堅持“少投入見大成效”理念,在高效完成地塊整治基礎上,同步推進生態修復與景觀提升。針對轄區11個地塊的不同現狀,對已完成整治區域搶抓植被生長黃金期,因地制宜實施綠化補種,做到能綠盡綠、應綠盡綠。
截至目前,清浦街道11個整治地塊已基本清理完畢,還播撒草種20萬平方米、補種苗圃2000平方米、鋪設草皮100平方米。其中,春風苑小區東側曾長期堆積的渣土山,已被徹底清運平整;昔日雜草叢生、垃圾堆積的運河北側地塊,如今草木蔥鬱、整潔有序,成為扮靚運河沿線的生態亮點,為城市增添了一抹清新底色。
整改完成後的通甫路東側地塊
清浦街道立足地塊區位特點,著力將整治後的土地轉化為惠民空間,積極探索建設城市農場、口袋公園、社區運動場地等多元場景,同步按需配備一系列配套便民設施,努力推動“閒置地塊”變身“民生樂園”,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享受更多綠色福利與休閒空間。(文/圖 曹子慧 秦棉傑 蔣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