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化轉型賦能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3-04-26 16:49:26

  日前,在以“數字賦能·教育未來”為主題的高等教育數字化發展大會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長張大良作了題為《以數字化轉型賦能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的主旨報告,並指出,一體推進資源數字化、管理智慧化、成長個性化、學習社會化,讓大規模個性化教育成為可能,為建設更具韌性、更加公平、更為包容的高品質高等教育體系提供前景廣闊的新機遇和強大持久的新動能。

數字化轉型賦能高等教育高品質發展_fororder_6-1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原司長張大良作主旨報告 攝影 張德奇

  數字化轉型創新支撐混合教學實施

  張大良認為,未來學習空間可以由物理學習空間、網絡學習空間、虛實融合空間等形態組成,其中虛實融合空間具有網絡學習空間在資源提供、個性化學習促進、學習過程記錄、互動交流等方面的優勢,也是交互支持、協作支持、精準管理、數據分析、學科工具等數字化技術綜合應用的集成創新空間形態。如,浙江大學通過構建以知識圖譜為核心,貫通智慧教室、數智平臺、雲服務的K-CPS技術框架模型,支撐線上線下混合教學、AR/VR實驗教學、大規模同屏跨域教學以及元宇宙教學等模式,實現多模態融合教學創新。

  “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讓教學變得更加新穎、高效和靈活。”張大表示,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化技術構建智慧教育平臺、教育元宇宙平臺、虛擬實驗室、智慧輔助教學系統等可支撐師生開展同屏跨域教學、在線教學、虛擬倣真教學、混合教學、移動學習等跨界融合教學,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智慧化、協同化、虛實融合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課程內容,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和需求,從而制定更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教學品質。

  數字化轉型精準助力教育評價改革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的人才培養品質評價更加有助於推動評價客觀性和公正性、更加有助於教育教學改進前瞻性決策指導,對評價落地實施科學性和公平性有重要價值。

  張大良介紹,通過數智化教學平臺的建設,可以實現線上教學行為、學習軌跡的完整記錄。同時,線下智慧教室發生的所有行為同步上雲、直連平臺,能夠助力教、學、考、評、管各環節及課前、課中、課後全過程的海量數據伴隨式採集,覆蓋教育教學的各個階段和環節,將助力消除以往評價停留在考試行為本身,而缺乏全過程關聯性分析的弊端。

  “高校要加快開展人才培養德、智、體、美、勞五個維度的績效評價,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通過評價主體多元化,降低教師評價的主觀性,獲得對學生學習表現更為客觀、更加完整的評價。”張大良強調,尤其要依託評價系統實現評價類型的多樣性,通過定位性評價,了解學生學習風格和知識水準,生成個性化培養方案;通過診斷性評價,探究學生出錯原因,結合知識圖譜構建,智慧推送相關學習資源,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通過總結性評價,判斷學生是否達到教學目標要求,進行學業預警。

  數字化轉型強力驅動國際教育合作

  張大良認為,高等教育對外開放既是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重要特徵,也是其成功經驗與發展策略。數字化技術的發展為我國加強同世界各國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互學互鑒提供了新的支撐條件。如,近年來,中國大學慕課等開放課程平臺積累了海量的優質課程資源,大量國際化開源學習平臺以多元化方式呈現數字課程資源。在課程平臺、社交平臺、學習分析、學習熱詞、智慧預警等數字化技術支撐下,學生可隨時隨地跨地域、跨國界修讀全球開放課程,開展多樣化在線交流互動,獲得來自全球最頂尖大學和學術機構的高品質教育資源和多元交叉的知識經驗,實現了全球數字課程的無障礙共享。同時也能為教師提供全方位的學情分析,綜合提升國際化教學效果,推動國際教學新形態的重塑。

  以浙江大學聯合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帝國理工大學、法國氣候與環境科學實驗室等世界頂尖高校和研究機構,依託“學在浙大”在線課程平臺、Zoom視頻會議、“瑤臺”元宇宙等數字化平臺,圍繞全球可持續發展主題,開辦全球暑期學校,營造國際交流合作生態,創新培養學生的全球勝任力為例,張大良指出,要依託數字化技術,眾籌群智、合作共建科教融合教育平臺,通過數字化優質課程共生、優質師資遠程共享、跨文化知識交叉融合、國際研究合作共贏,推進國際科教融合教育生態建設,提升國際化教育教學品質,培養全球卓越創新人才。(文 李薇薇 馬海君)

編輯:汪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