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衛健委公佈的2021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國考”成績單中,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贛醫一附院”)再次獲得“A+”,位列全國1342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前10%,江西省前三。
作為國家衛健委開展的最具權威的醫院綜合能力考核,這樣的“國考”,不僅是檢驗醫院醫療綜合能力和水準的“金標準”,也是醫院高品質發展水準和成效的最好體現。而這樣的亮眼成績,贛醫一附院已經連續保持了三年。
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喜人成績的背後,折射出的是贛醫一附院一代又一代醫務人員的不懈努力。近年來,贛醫一附院全面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衛生與健康方針,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不斷強化黨的建設,持續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管理水準,為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助力健康江西、健康中國建設,奏響了一曲高品質發展的時代強音。
黨建凝心 築牢高品質發展之基
黨建統領,是一切發展的“根”與“魂”。“醫務工作者的日常看似和黨建關係不大,但實踐證明,加強黨建引領,使黨建工作與醫院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對醫院醫療品質、服務水準的不斷提升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在贛南醫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兼贛醫一附院黨委書記張小康看來,“公立醫院是黨領導下守護人民健康的堅強陣地,黨建引領業務發展,始終是醫院高品質發展的良方。”
正是在這樣一種發展思路引領下,近年來,贛醫一附院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醫院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將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到醫院改革發展的全過程,以“醫心向黨、姓黨為民”的服務底色,全力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同頻共振,以高品質黨建凝心築魂,全面引領醫院各項事業高品質發展。
落實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即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院長在醫院黨委領導下,全面負責醫院醫療、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同時,完善書記院長定期溝通機制,建強黨委領導班子,優化班子成員分工,為黨委更好發揮領導作用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黨建和業務發展“兩張皮”,是以往很多醫院都存在的一種窘境。如何破解?贛醫一附堅持把黨支部建在科室,黨建融入學科,全面夯實醫院基層黨建基礎,構建醫院黨委、黨總支、黨支部三級組織架構體系,使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成為醫院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促進醫院內部的高效協同。現在,該院有1個黨支部獲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大力實施“文化鑄院”戰略,挖掘、傳承、發揚、創新醫院文化,構建醫院新文化體系,推出系列醫院文化建設新舉措。凝練醫院“白鷺文化”和醫院宣傳語,推出醫院卡通形象代言人“贛小白”“贛小鷺”,拍攝並展播形象宣傳片《信任》。依託贛南紅色衛生史,發掘紅醫文化資源,建設紅醫書吧。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贛醫一附院充分發揮支部堡壘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體醫務人員堅守一線,日夜奮戰,為人民生命健康築起一道堅強屏障。2022年,醫院先後派出11批641人次醫務人員前往上海、南昌、海南、新疆等地抗擊疫情,受到各地的高度讚揚。
黨建興,則醫院興。而今,贛醫一附院的每一個支部、每一個科室,都成為一個堅強的戰鬥堡壘,為醫院高品質發展保駕護航。
科技賦能 “醫教研”相長助力醫療高地發展
2022年9月22日,贛醫一附院的最新一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順利為一名患者完成了腹腔鏡宮頸癌根治手術。這是它2019年8月6日正式“上崗”以來,服務的第1000名病友。贛醫一附院的外科大夫們親切地稱它為“酷奇”——酷酷的達芬奇。
不同於其他醫護人員的是,“酷奇”的“雙眼”能將病灶放大10至20倍,再小的病灶也逃不過它的“火眼金睛”;“酷奇”還擁有“三頭六臂”,360度自由旋轉的“手”既穩又準,經過它的“手”治療後的病友,創傷小、恢復還快。
“酷奇”的引入,是贛醫一附院注重科技賦能,“醫教研”相長助力醫療高地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一家高校附屬醫院,醫療、教學、科研是醫院高品質發展的“三駕馬車”,也是醫院綜合實力的體現。
一流的發展需要有一流的人才支撐。近年來,贛醫一附院把人才發展作為醫院“一號工程”來抓,在強化外引內培的基礎上,不斷優化高層次人才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了一支以博士為龍頭、碩士為骨幹,醫教研全面發展的人才隊伍。目前,該院已有博士210余名,碩士880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170余名。
與此同時,該院先後建立心腦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江西省地方病(地中海貧血)臨床研究中心、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江西省分中心等國家級、省部級科研平臺,為醫院的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勁的內生動力。
一流的人才隊伍,一流的科研平臺,賦予贛醫一附院強大的科研創新核心競爭力。截至目前,該院承擔國家級科研項目8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7項。臨床醫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成為進入國際高水準行列的學科。
“醫療是今天,科研是明天,教學是後天,而創新伴隨著醫院發展的每一天。進入新時代,這句話成了每一個贛醫一附院醫務人員的行動綱領。”該院黨委副書記、院長何春明介紹。
內涵制勝 鋪就高品質發展新底色
2022年8月4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重磅發佈“2021年度中國醫學院校/中國醫院科技量值(STEM)暨五年總科技量值(ASTEM)”排行榜,贛醫一附院血液內科在五年總科技量值血液病學中排名全國第88名,江西省第2名。
作為醫院內涵建設的關鍵,學科建設已成為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因素,不僅是醫院實現特色發展、提升綜合實力、打造醫院品牌的必由之路,也是形成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贛醫一附院緊緊抓學科建設這個重點,以內涵式發展鋪就高品質發展的新底色。
該院以提升臨床重點專科建設水準為抓手,不斷擴充優質醫療資源總量,優化醫療資源佈局,持續提升醫院醫療服務能力,構建更優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促進醫院高品質發展。全力推進心腦血管疾病醫學中心、腫瘤醫學中心、器官移植中心等三大中心建設;心臟外科獲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心內科、神經外科、重症醫學科、普外科、中醫科、血液內科、泌尿外科、疼痛科、康復科、麻醉科、檢驗科、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等12個專科被省衛健委認定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規劃項目……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同“強心劑”,為贛醫一附院的學科建設破浪前行、趕超發展紮下了堅實基礎,由此也帶來一項項新技術新項目的落地開花。
成功開展江西省首例“人工心臟”植入術、江西省首例前列腺增生熱蒸汽消融治療手術、省會城市外首例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僅2022年,贛醫一附院便開展ECMO、心室輔助技術等限制類等高精尖技術81例,準入新技術、新項目47項。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該院各學科還努力探索國內外相關學科發展的新思路、新技術、新方法,創新提升醫療服務品質。近年來,贛醫一附院成為區域內唯一入選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的醫療機構,獲批為江西省推動公立醫院高品質發展示範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協同單位等,涌現出以泌尿外科經自然腔道內鏡手術(NOTES)、單孔腹腔鏡手術(LESS)及重症醫學體外膜肺氧合(ECMO)技術、“人工心臟”植入術為代表的一大批高精尖技術,為打造區域性現代化醫療中心奠定了堅實基礎。
誰持彩練當空舞,贛江源頭鑄輝煌。新時代的號角,激蕩著贛醫一附院人奮進的跫音。緊扣“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贛醫一附院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浪前行,書寫著高品質發展的嶄新篇章。(文/圖 吳先群)